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感恩节
有感
知味
新书架
民俗
随笔
散文
lh598
lh5b114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民俗

说杆秤

珮 实

杆秤由木制的秤杆、金属秤砣(锤)、提绳、秤钩等组成,是一种民间测定物体重量的衡器。

杆秤依据杠杆原理制成,称量时,手提固定支点上的绳圈(秤纽),在前端秤钩吊挂待称的物品,在另一边挂上秤锤,再前后移动秤锤在秤杆上的位置,直到秤杆平衡,此时秤锤与秤星对应的位置就是物品的重量。因秤砣和秤杆配合在一起才能称重,故民间有“秤不离砣,公不离婆”的说法。

我国出现过的重量单位大致有黍,十黍为圭,十圭为铢,廿四铢为两,一两半为捷,二捷为举,二举为锾,二锾四两(即十六两)为斤,十斤为衡,一衡半(十五斤)为秤,二秤为均,四钧为石,四石为鼓。此外,《孙子算经》有“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的说法。所谓“度长短者,不失毫厘”,“分”以下的单位名称原是长度单位后借用为重量单位,因过于细微,超出了实际能测量的水平,并不实用。

古秤一斤是十六两(今仍有半斤八两之说),秤杆上对应有十六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一两,每一两都用一颗星来表示,叫作“秤星”。秤星的颜色必须是白色或黄色,隐喻吉星闪耀,正大光明。秤星则由天上的星宿演化而来,秤杆上的第一颗星叫“定盘星”,前六颗秤星代表南斗六星,象征四方和上下方位,中间七颗则表示北斗七星,寓意用秤者立于天地之间,要像北斗七星指示方向一样公正而不失偏颇。尾端三颗为福、禄、寿三星,取少一两损福,缺二两伤禄,短三两折寿,够十六两(一斤)则福禄寿俱全之意来约束用秤者。

杆秤不仅是称量的器具,还是吉祥之物,有“当家财神”的美誉。俗话说“不识秤花,难以当家”,因此长辈们往往从小就教儿孙认识秤花。古代的官员们也常在自己的府衙及宅院中装饰一杆大秤,来标榜自己公正清廉。在中原一带,拜天地时喜斗中必然会插上一杆如意秤,入洞房后新郎还要用秤杆将新娘的红盖头掀开;建屋上梁包括乔迁也需将秤锤悬于梁上;“抓周”时孩子所抓之秤都寄寓了称心如意、辟邪趋吉的美好寓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