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注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 牢记这一天
南京,城祭!
公祭仪式上的“和平”元素
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南京举行公祭仪式
《巴黎协定》要点
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协议
控制温度升高在2℃之内
安倍访印开展“核”作
俄军舰爱琴海开火
示警土耳其渔船
瑞士拘捕两名恐怖嫌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巴黎协定》要点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2日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该协定。以下是该协定的要点:

——长远目标

《巴黎协定》的长远目标是确保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付出努力”。研究显示,目前全球气候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大约1摄氏度。

与会各方承诺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不再继续增加;到2050年后的某个时间点,使人为碳排放量降至森林和海洋能够吸收的水平。

——减排目标

为实现该协定的长远目标,与会各方同意每隔5年重新设定各自的减排目标。目前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从2020年起始的五年期限内减排目标。

该协定对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规定了绝对值要求。鉴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能力仍在不断发展中,该协定未对其减排目标提出绝对值要求,但“鼓励”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变化尽可能做到这一点。在此之前,发展中国家应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控制碳排放增长。

——评估目标

《巴黎协定》设定的初期减排目标,仍不足以实现长远目标。因此,该协定要求与会各方今后4年内重新评估各自的减排目标,以便适时作出调整。该协定希望,各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在可再生能源更廉价、更有效的前提下加大减排力度。

——透明度

该协定作出透明度规定,要求缔约方汇报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以及减排进展,但赋予发展中国家适度“弹性”。

——资金

《巴黎协定》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从而帮助后者减少碳排放以及适应气候变化。该协定也鼓励其他国家在自愿基础上提供援助。

《巴黎协定》没有对这类资金援助作出具体金额规定。据了解,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曾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用于支持后者应对气候变化,但至今未兑现。

——损失和破坏

该协定包含“承认”损失和破坏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由气候变化引发的灾难。不少岛国正面临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威胁,对该条款表示欢迎。

美国先前一直反对在该协定中增加这一内容,担心会招致一系列与极端天气相关的索赔要求。最终,《巴黎协定》包含了“承认”损失和破坏内容,但特别备注这并不意味着界定责任或赔偿。 新华社特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