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腔正气引领文艺创作
留住民族的文化符号
助推河南走向杂技强省
让世界看到河南舞蹈之美
——河南省文联所属12个协会新任主席系列访谈(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守国——
一腔正气引领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家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聚焦“三重一大”搞好“三联三服”

“办过杂志、办过报、现在做出版,自己也做文学研究,所有的工作经历都与文化相关。”媒体人、出版人、评论家这些身份集中在王守国身上并不矛盾,刚刚当选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大的感触就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困难很多,前景光明”。

古典文学为他打开新世界

1961年出生的王守国老家在鹿邑,6岁上小学,那个时期的农村,根本就没有什么书可以读。

“那时候,能读到书就是运气。”王守国说,因为从小爱读书,自己已经把三乡五里能借的书都借来看了,但能借到的还是不多。每借到一本书,他都如获至宝,甚至还背过《新华字典》。

如果说读书是一种爱好,而真正为他打开文化之门的,却是在高中时,他的老师给了他一本《唐诗三百首》,这本书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色彩斑斓的文学梦想,也为他以后研究古典文学奠定了浓厚的基础。

1977年,王守国参加高考,报考的是开封师范学院(即现在的河南大学)。当时,正好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试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王守国考上了,但成绩却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我语文很好,满分100分,我考了99分。”王守国笑着说,可是数学只考了9分。“我的知识是‘先天不足’的。”王守国表示,因为知道差,所以上大学以后,才更要恶补。

怎么个恶补法?没有捷径,王守国用的是最普通的办法:多读多背——大学期间,除了完成正常的学业外,他还背了5000个英语单词,并将中国历代诗词选中的3000首古典诗词与散文全部背会,还能基本复述中国哲学史、中国简史等。

文艺评论家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

对于目前的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王守国用“三无”的玩笑来形容,即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是真正的民间组织。

尽管如此,文艺评论的功能却不可小觑。“文艺评论家的作用是与作家一起梳理作品创作风格、探讨成败优劣,而非作家成为大家后再研究。”王守国表示,真正的文艺评论作品是要倡导一种正气,这个文章要比作家的更有穿透力,对文艺创作可以起到引导作用。

但就目前的文艺评论队伍而言,王守国却表示“不容乐观”。“一个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文艺评论家,除了学养、定力外,要能耐得住清贫和寂寞。”王守国直言,文艺评论质量是第一位的,不能用短评快来要求。不能超越别人作品的评论,就相当于不能给人以引领,这就是垃圾。“板凳要坐十年冷,必须要下苦功夫。”

王守国还提出,只有领导、组织部门或政府机关给予相应的政策和工作条件,文艺评论家才能从容研究、才能出精品。

聚焦“三重一大”搞好“三联三服”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王守国说:“我们这一届主席团聚焦的主题是‘三重一大’。”“三重”是指对重要文艺现象、重要文艺家和重要文艺作品要发声,特别是对低俗、恶俗的文艺现象要敢于批评,对真善美、代表正能量的现象要倡扬。“一大”是指大型的主题活动。

此外,协会还将搞好“三联三服”:联络好、服务好河南的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联络好、服务好另外11个艺术家协会和广大的艺术家群体以及联络好、服务好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等各类媒体。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