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聚焦2016河南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看看政府工作报告说了些啥
政府工作报告赋予
郑州的责任和担当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政府工作报告赋予
郑州的责任和担当
“建”现代化国际商都“推”结构性改革“融”一带一路“创”发展新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赋予

郑州的责任和担当

昨日,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在省人民会堂开幕。省长谢伏瞻代表河南省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为河南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线,也赋予郑州新的责任和担当。

在全省发展大盘里,郑州咋定位,咋发展?“郑州要在全省全面领先”,这是省长谢伏瞻到郑州代表团与代表们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对郑州提出的要求。他说,希望郑州争做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先行者,做践行发展理念的先行者,做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做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者,做四化同步发展的先行者,走在全省的最前面。

“建”现代化国际商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坚持中心带动、向心发展、错位发展和互动发展,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着力构建“一极三圈八轴带”发展格局,不断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优势。

走在全省的最前面,郑州将建设现代化国际商都,打造全国区域性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与此同时,周边城市将与郑州都市区融合对接,构建组合型大都市地区。建设开港经济带、郑汴产学研结合示范带、沿黄生态带,打造郑汴一体化升级版。

“推”结构性改革

今年,全省将深入调整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为稳定增长、提质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加强结构性改革方面,具体工作涉及郑州的有: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龙湖金融中心建设,积极稳妥发展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租赁等新兴业态;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打造郑汴洛焦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积极培育伏牛山、太行山、桐柏-大别山、沿黄生态旅游发展区和都市休闲旅游发展区。

厚植发展优势,蓄积发展后劲。我省将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加快推动局部优势、单一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发挥郑州机场龙头作用,着力拓展航线、扩大市场、降低成本、安全运营,尽快形成四港联动、多式联运体系,以大物流支撑大产业;鼓励高新区、经开区创新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加快二次创业,争创“国字号”。

重大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升方面,尽早开通运营郑徐高铁,加快建设郑万、郑合、商合杭高铁,开工建设郑济、郑太高铁及郑州南站至洛阳等城际铁路,积极推进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蒙西至华中铁路通道建设。

“融”一带一路

适应开放新形势,拓展开放广度和深度,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程中,深化与卢森堡货航公司战略合作,推动与波兰国铁公司、卢森堡国铁公司战略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打造空铁国际国内双枢纽。支持郑欧班列开辟新线路,打造境外集货分拨多枢纽。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国际产能、装备制造合作和跨境并购。深化与沿线国家资源开发、农业、旅游等合作。

开放招商依旧是重点,我省还将办好第十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五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第十一届豫商大会等经贸活动。

持续优化开放环境,加快建设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积极申建河南自贸区。加快建设郑州航空、铁路国际枢纽口岸,创新发展郑州多式联运监管中心,积极申建药品进口口岸城市和进境植物种苗等指定口岸,建成进境粮食口岸,推动汽车整车、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活牛等指定口岸协调联动,发展口岸经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创”发展新优势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全社会创造力,我省“新动作”频频,将深化重点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开工建设省科技馆新馆。加快创新载体建设,积极申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业态模式创新,落实“互联网+”行动方案,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深化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推进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原云大数据中心、河南文化艺术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

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 娜 赵文静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