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学生上下学时段要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
帮扶团为困难群众送过年“礼包”
交警部门发布春节期间出行提示
河南碧水工程部署十大行动计划
5年内我省粮食生产
能力超650亿公斤
十天抢修冻裂
水表3900余只
陈垴人的梦想
wx62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陈垴人的梦想

陈垴人的梦想

本报记者 张 立

腊月里,杀年猪。

腊月十八,新密市袁庄乡陈垴村的黑猪散养基地一片繁忙,工作人员忙着将一头头黑猪赶上卡车,送往附近的屠宰场。

“春节前出栏300多头,每头约300斤,每斤批发价平均40元。”养猪场负责人陈建涛盘算着。这个腊月,是养猪场最忙碌的季节,收入有数百万元。为方便购买与携带,黑猪肉按照不同的部位分成每箱15斤的独立包装,包装盒上印有“陈垴黑猪,生态健康”的宣传口号。

陈垴村是新密市袁庄乡北部贫困山村,交通闭塞,全村125户,总人口为507人,耕地513亩,荒山2800亩。近年来,依托村里独有的自然条件,陈垴黑猪在新密乃至郑州市场小有名气,陈垴这个地名也逐渐被更多的人知晓。

陈建涛说,他们村交通闭塞,无工业企业,集体经济空白,群众的主要收入是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是郑州市贫困村。

为改变贫困局面,村里成立黑猪散养合作社,租用一处荒山散养黑猪。“黑猪生长期在15个月以上,主要以荒山上的野草为食,加上一些玉米、豆饼、蔬菜。”陈建涛说,这是他们从省农科院引进的技术,种猪从山东莱芜引进。黑猪骨头坚硬,猪毛结实,每次送到屠宰场宰杀,都需要特殊的工序和工具,宰杀成本就比普通猪高一倍。

数年来,黑猪养殖基地一次次扩建,由原来的500头发展到2000头。陈垴黑猪参加全国在驻马店召开的食品展销会,被推荐为2013年十大上榜品牌。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该村已发展养鸡2000只,獭兔2000只,新增各类养殖户30户,虽然目前的黑猪销售情况良好,但精明的陈建涛计划着下一步的发展。他打算在基地建设熟食加工厂,把猪肉进一步加工成保质期更长的食品,同时在全村发展更多的养殖品种,力争三年内全村发展养鸡、养兔和养猪等规模养殖户达到100户,实现户户有养殖项目,把陈垴村建设成一个养殖种植生态村。

在荒山上发展生态养殖种植业,让贫困村变成生态村、富裕村,是陈垴人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们正不懈努力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