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新书架
博古斋
绿城杂俎
学习父亲好榜样
随笔
郑州地理
lh5913
lh623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地理

你悟岗

娄继周

在中牟县有一个因圣人孔子而得名的村庄,那就是韩寺镇的你悟岗村。

村子位于中牟县东南15公里,韩寺镇政府南4公里处,北邻古渠堤里小清河,接瓦灰郭社区,南经胡辛庄可达开封、尉氏,是一个有着7个村民组,2300多人的大村。

该村环境幽雅,民风古朴。村中有一处关帝庙,供奉的却是二郎真君和齐天大圣牌位,庙虽不大,民国乱世却是该村村民抵御土匪掠抢的前线指挥部。因为当时村南不远有个宋庄,以宋天荣为首的土匪在附近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你悟岗村民为保生命财产安全,在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号召下,高筑寨墙,集合在关帝庙里习武,首领们在此出谋划策,商讨抗击来犯之匪。村南岗上,有一个娃娃庙,是村民们烧香磕头求拜送子娘娘的所在。据传庙里有两棵巨大的杨树。枝叶茂盛,遮天蔽日,粗可两人合抱,树老中空,因年岁大了,成为村中灵物。不想有一年被村里一个傻子放火烧了。两棵大杨树被烧成灰烬,四周却长出了许多小杨树。从远处看,这些杨子杨孙把小庙围得严严实实,象征着老杨树子孙后代繁衍茂盛。小庙南边,苍松翠柏掩映之中,有一座红色的六角亭临风挺立,走近亭前,隐约可见亭上“思乡亭”三个字。亭子虽新,却有故事。原来该村王馨强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国民党军,1949年随军到台湾,定居台东,不忘家乡。1990年回乡探亲,重修祖坟,为父母立碑,并在祖坟旁建思乡亭,寄托故乡之思。

村子为何叫你悟岗?有什么来历?原来村子本不叫你悟岗,而叫尼悟岗。只因村民口口相叫,听音记字,而不顾原来的本意,写成你悟岗,谬误流传。那么,尼悟岗又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孔子因为在鲁国不能伸展抱负,年逾五旬之后在众弟子的簇拥下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思想。一路跋山涉水,披星戴月,饱受饥寒交迫,历尽坎坷艰辛。公元前475年,他来到郑国(今新郑市)都门,仍未得到国王器重,眼见时运不济,被拒东门之外,意冷心灰之中,孔子与弟子只好返回,向东而行。走了几十里路,来到一处岗林下,腹饥口渴,正欲停下歇息,一场瓢泼大雨从天而降,拉车的牛也停下不走,卧在地上。孔子心烦意乱之时,忽然雨过天晴。孔子抬眼四望,但见这是一处高岗,云雾缭绕,宛若仙境;再看远处野旷天低,乱云飞渡,芳草萋萋,心旷神怡。孔子伫立高岗,胸中不快一扫而空,忽觉心明神清,顿有所悟:原来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天下人文祖根正在此地。孔子慨然对弟子说:我与尔等多年来游说诸侯,结交各国士大夫,与其说是救人救世,毋宁说是追求功名利禄富贵。其实富贵于我如浮云。我们何不重返鲁国,整理文化典籍,传播文化,启迪人心。于是,孔子返回故国,不复出游,终于成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因为孔子名丘字仲尼,这里是他停息悟道之处,所以人们称这处高岗为尼悟岗。

2000年后,孔子第64代孙孔尚忠于明代寻访先祖圣人遗迹,感于先祖于此悟道,斯地乃风水佳地,便携家眷落户于此,村名就叫尼悟岗。至今这支孔子后裔仍在这里繁衍生息。只是尼悟岗演变成了你悟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