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2016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住得上高楼留得住乡愁
议案精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为“美丽郑州”多添绿
议案精选
高架桥下空间建停车场

城市管理工作,对我市打造城市品牌,建设宜居家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今年的郑州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围绕加强城市管理,建设宜居家园,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和看法。

为推进“美丽郑州”建设,郑州市每年都把市区新建绿地500万平方米列入为民办十大实事,但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绿地分布不均现象仍然突出。

市人大代表张淑云就打造“美丽郑州”建议:未来的发展中,郑州要持续推进绿化建设,加快生态廊道建设,完成新建道路绿化,继续完成每年不低于500万平方米的绿化任务。规划建设城市过程中要预留出充分的地块用于绿化,尤其是一些不便于集中开发的边角地块,用于建设小游园和街心公园,在中心城区“见缝插绿”,大力发展绿化。发展立体绿化,近年来郑州市大力发展立体交通,先后建设了京沙快速路、三环快速路、陇海快速路、农业路高架等立体交通,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缺乏立体绿化设计,应积极融入立体绿化理念。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应考虑将中原文化和中原特色充分融入其中,建设一批具有特色文化的专题类公园。

提高公众垃圾分类参与度

郑州很早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处理,但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仍十分淡薄,几乎没有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分类垃圾桶也形同虚设。

市人大代表张舒就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与有序回收利用方面建议,一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制定出台有关垃圾分类管理的行政规章,逐步实现从量收费,制定全方位的垃圾分类、收集计划和分类运输、处理办法,细化分类标准,对垃圾分类收集做出明显、明确的垃圾类型标志和解释。二是要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重要意义的认识,多渠道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有关垃圾分类的科普知识,以社区、网格化为骨干力量,培养建立一支垃圾分类指导员、环保志愿者队伍。三是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细化分类收集标准容器,统一张贴标识和颜色,积极推广家庭餐厨垃圾处理压缩机等先进的垃圾处理设备。四是要建立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垃圾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链条的产业化发展,形成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的产、供、销“一条龙”机制。

随着郑州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家庭成为有车一族。车辆的增加,给人们日常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道路管理和车辆停放带来更大压力。近年来,郑州继北三环、西三环、南三环、陇海路高架、农业路高架之后,高架桥下空间可谓资源丰富。

市人大代表曹磊建议,利用我市部分高架桥下空间建立双层停车场。此举可使现有停车数量成倍增长,必将会有力缓解困扰我市多年的停车难问题。为此,他建议:我市有关部门可统筹规划,以桥体为依托,规划建立双层停车场。可出台鼓励双层停车场建设的政策,吸引各方资金渠道,多形式地参与停车场建设,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容纳社会资金,实现停车场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停车场建成后,车辆停放集约化模式形成,还要制定科学的收费标准及管理体制,收费可视具体的交通区域和停车时间来定,区分白天、晚上,实行不同标准的计费方式,保持合理的地段差价和时段差价。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