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2016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同心协力献良策
铿锵建言谋发展
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
——访全国人大代表、漯河市市长曹存正

“关注基层政府想办而难以办成的事情,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代表肩上义不容辞的责任。”昨日,全国人大代表、漯河市市长曹存正做客郑州全媒体新闻会客厅。直面农村环境改善,他呼吁中央给予农村居住环境建设更大的扶持力度;谈及供给侧改革,他建言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对话食品安全,他说:“保证漯河食品安全”。

建垃圾处理厂改善农村环境

曹存正说,这几年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在加大。但是农村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生活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曹存正认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基层地方政府有限,需要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他希望国家和省里加大对农村污水、垃圾集中治理的资金支持力度。

“希望像前些年国家要求每个县都要建一座污水处理厂一样,支持农村建立连片垃圾处理厂。”他说,垃圾治理需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集中清扫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清洁,但是集中清扫后如何处理是个问题。单纯的掩埋不仅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而且随着量的不断增加,会出现无处掩埋的情况。

需要几个乡建立连片垃圾处理厂,曹存正告诉记者:“一个垃圾处理厂的投资需要100多万元,每年的运行费用需要数十万到100万元,单靠乡里的财政难以解决,需要上级财政进行一定的奖补。这是农民们非常欢迎的一件事情,我真诚地希望国家可以支持这项工作。”

培育一批世界知名品牌

在品牌和标准化建设方面,曹存正认为,质量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实际上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现在,产品品牌少,尤其是大品牌少是我们发展的短板。”曹存正表示,现在逢年过节,或者是旅游季时,都有大量国人去国外扫货甚至是抢货,从以前的奢侈品到现在的日用品,这也说明国外一些产品的品牌和性能适应消费者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拉动消费,刺激消费,发掘消费潜能,就需要提高我们的产品品牌,提升质量、性能,带给消费者良好的产品体验。

他表示,国家要加大对产品品牌质量的扶持和奖励力度,制定品牌质量发展的专项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培育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的知名品牌。

财税体制改革向市县倾斜

对于财税体制改革,曹存正希望国家关注税收分成比例问题,能够将分成比例向市县两级倾斜。

“现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市县两级财政实力还是相当薄弱的。”曹存正表示,一些基层政府想为老百姓办点事情,例如建设公立学校、公立医院等投资较大的城市配套设施,但因为财力有限往往办不成。特别是营改增环境下的地方税收缩减,可地方财政在支出方面,却因为工资和养老金的支出,还有一些民生实事的办理也会使支出增加。

“收入减少,支出增多,这就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建议,国家在财税体制改革上,向地方倾斜,特别是在税收分成比例方面向地方倾斜。

“拍胸脯”保证漯河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生命线”,食品安全问题大如天,既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更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抓好食品安全是各级政府的本职工作,曹存正表示,作为食品名城的漯河,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包括双汇在内的全市上千家食品企业,都把食品安全当作‘生命线’,如果食品安全和质量出了问题,不仅百姓会受到损失,漯河的经济也将不堪承受。”

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曹存正认为从政府层面来讲,要承担好监管责任。“我敢说我们漯河的食品是安全的,你们可以直接把这句话写到报纸上。”曹存正表示,就漯河而言,为保证食品安全,必须做到食品原料来源的基地化,产品生产标准化,市场流通监管常态化,这“三化”保证着漯河的食品安全。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