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防治一体”构筑立体化防治模式 让结核患者的呼吸更健康清新
G107线郑州境东移
改建(二期)工程开工
调研大学生创新创业
抢抓黄金施工季节
再掀项目建设高潮
秉承传统 一以贯之 持续深化
为“中原更出彩”做出更大贡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防治一体”构筑立体化防治模式 让结核患者的呼吸更健康清新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病防治工作成为行业标杆

本报记者 汪 辉 通讯员 秦 川 郑敏 王鹤彬 文 丁友明 图

(上接一版)在国家免费政策的基础上,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积极推行了一系列惠及结核病患者的爱心举措,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赞誉。

肺结核患者冯某,在郑州以卖菜为生。不幸的是,一家5口人3个患有肺结核,爱人患有乙肝,儿子智障。该院除了为其及家人免费检查,免费提供药物,还提供交通营养补助费。

2015年7月30日,该院还捐赠260万元,携手郑州慈善总会在全省范围内启动“肝胆相照 呼吸与共”慈善医疗救助活动,计划为省内来院治疗的低保、低收入或残疾等贫困家庭的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提供医疗费用救助。

“对肺结核等传染病患者的关爱,就是对健康人的关爱。” 该院党委书记马淑焕说,除了承受肉体的痛苦,结核病等传染病患者还要担负精神上歧视、孤独等,因此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心。

为建立我市结核病长效保障机制,2012年9月,市政府印发了《郑州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每年以人口数为基础,按人均1元的标准拨付专项资金用于结核病防治工作,区级财政要根据辖区人口数按人均不低于0.1元的标准拨付专项经费,用于保障患者发现诊断、治疗管理、疫情监测、培训、督导、宣传教育等防治措施的落实。

“十二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累计下拨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2310.39万元,有力保证了规划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等12项指标圆满完成。

防治一体 构筑立体化防治网络体系

我市构筑“防治一体”结核防治新模式,可追溯到15年前。

15年前,郑州市结核病防治所除承担着对各县(市)结核病防治的技术指导外,还负责市辖区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等工作。这种模式和体制上的欠缺,严重制约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为实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2001年2月,郑州市结核病防治所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合二为一”,为结核病防治注入了新活力。

2006年,该院又增挂“河南省传染病医院”牌子,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为结核病防治再添强劲引擎。

为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充分发挥专科优势,向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2013年,该院重新启用郑州市肺科医院名称,并增挂郑州市肺科医院牌子。

为确保防痨体系横向“广”到边,纵向“沉”到底,作为郑州市结核病防治所,该院建立起了以市、县结防机构为中心,综合医疗机构为依托,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为框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支点的多层次、立体化结核病防治网络体系。

在学校防控方面,该院对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专报)上报的资料实行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建立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联防联控机制,有效防范了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和蔓延,确保了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秩序。

为创新改进结核病宣传模式,该院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等节日,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地、进家庭宣传活动,不断扩展结核病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此外,积极与“郑州市卫生大讲堂”“片医下社区”的日常性活动相结合,使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走进千家万户。

该院副院长刘万同介绍,为让更多患者早发现、早治疗,该院构建起由市、县结防机构防、查、治、管,由综合医疗机构发现、转诊,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登记、管理的“三位一体”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患者治疗督导管理“五见面”新模式。通过市、县(市)区、乡镇、村和社区防痨网络,采取“市级结防所—县区级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患者”见面模式,全面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等,确保患者得到无缝隙的督导治疗,提高了患者的规则服药率和治疗成功率。

刀尖起舞 让传染病患者重燃希望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急诊室,被医生称为“以生命拯救生命的战场”,被比喻为“在刀尖上跳舞的工作”,因为风险无时不在……面对患者,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有的只能是责任。

这是2014年2月央视记者在该院蹲点日记中的一段话。

作为我省唯一的一家三级综合性传染病医院,该院医务人员甘于冒险,不仅用责任和担当书写医者大爱情怀,更是用技术和实力为患者带来希望。

来自福建的林先生,2010年因患急性乙型肝炎在当地住院治疗,检查发现右上肺形成局限性结核空洞,并持续排菌,因患者合并艾滋病且为结核空洞排菌,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当地多家医院均拒绝收治。

在福建求医无门,林先生只好转诊到上海,仍没有得到上海当地医院收治。

最后经多方打听,得知“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是一家专业收治各类传染病的三级医院,近年来已经为大量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外科疾病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

林先生抱着一线希望,于2011年10月来到医院就诊。

医院很快就为其办理了住院手续,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向患者就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以打消患者的不安情绪。

手术共用时3个多小时,术后医院积极综合治疗。20天后,曾经四处求医被拒的林先生就痊愈出院了。

近年来,该院持续加强结核病学科优势,抢占技术制高点,努力提升为患者服务能力。

历经60多年的发展,如今该院结核病学科实力雄厚,拥有六个结核病区、300张床位,能诊治各型肺结核及小儿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肺部肿瘤等多种疾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经支气管镜治疗耐药结核病、冷冻及氩气刀治疗支气管良恶性病变等技术水平均处于国内外先进行列。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等诊疗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一个甲子的风雨洗礼,这里锻造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专家团队,在全国颇具影响力。作为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省结核病防治规划督导专家委员会委员、副院长刘建民在疑难性结核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结核大科主任陈裕,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会员、中国防痨协会会员,参与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3项,主持参加省市科研课题多项。此外,还有郭新枝、王业建、常慧澜、康继玲、李洪智、崔帷等专家,不仅技术精湛,更是仁心仁术。

“病人来一个,就要千方百计治好他。”作为全省结核病防治龙头单位,这一理念已在该院医护人员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促使他们不断开展新技术来提高自身医疗水平。

医院六个结核病区齐头并进、各有所长。先后开展了纤支镜下支气管冷冻治疗、肺外结核介入治疗等国内领先技术,开展了国际领先的T-SPOT.TB特异性诊断结核感染技术,提高了对各种结核病患者及肺结核重症、并发症患者的救治能力,有效解决了结核病合并艾滋病、糖尿病、肝病等疑难杂症。

医院率先将Xpert-MTB/RIF核酸检测技术、基因线性探针技术(LPA)应用于临床,提高了对各种结核病患者及肺结核重症、并发症患者救治能力,有效解决了结核病合并其他传染病的问题。

这些领先技术的开展,为全省广大结核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安康,让他们呼吸更健康清新。

一专全能 多国患者慕名而来

近年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围绕“一专全能”目标,在着力打造学科优势,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同时,着力提升结核病防治科研水平。

“一专”是对传染病治疗优势的继承与强化,“全能”是全面提升救治能力。“一专全能”就是在发展传染专科的同时,围绕传染病综合需求发展综合学科,运用综合手段解决传染病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问题。

为提升学术水平,2014年4月,该院挂牌成为郑州大学教学医院。2014年9月,市转化医学中心、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该院成立。为加强国际交流,拓宽视野,医院派出多名科研技术人员外出进修,与北京佑安医院、解放军302医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哈佛大学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医疗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院际合作关系。为让患者受益国际最新防治药物,2014年10月,该院申报的7个专业一举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当年这是我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医疗机构。

整合医疗资源,为结核病等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该院改扩建骨科等八个外科病区,新建肿瘤内科两个病区,成立核医学科、儿科、重症医学二科、消化内科等,建设国际医学部,收治病种范围更广、领域更大。目前各科室发展势头良好,国际医学部收治了来自英国、加拿大、意大利、巴西、菲律宾和厄瓜多尔等多个国家的患者。

积极打造国际远程医疗服务。2015年1月6日,该院建立起我市首家国际远程会诊中心,为广大患者提供全面、及时、高端的国际远程会诊服务,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看国外专家。

同时,该院承担了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队列研究》,该课题实施三年(2013—2015年),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国家提供当前中国农村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和发病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为我国结核病的防治策略调整提供重要依据,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得到国际认可与关注。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家提出的分级诊疗与我市探索建立的防痨模式基本吻合。”马淑焕表示,“如今,从国际到国内,从中央到地方,都为防痨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将锐意创新,克难攻坚,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同努力,开创全市结核病防治事业新局面。”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