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阳光知道
复合的人
实年和官年
牛群 摄影
《孤独旅店》
记忆的乐趣
郑昭宋聋
杨杰 书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昭宋聋

李济通

对于今人来说,郑昭宋聋这个成语可能有些陌生,日常用之不多,成语书籍也少有记录。不过,作为郑州人,我们应该知道它、了解它。因为史料确有记载,而且它堪称春秋时期郑国(都城在今新郑市)的一张历史名片。

郑昭宋聋出自《左传·宣公十四年》:“申舟以孟诸之役恶朱,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这本身就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历史故事。

公元前595年夏,郑国因为在邲地(春秋郑地,位在今我市荥阳北)之战中帮助楚国的缘故,引起晋国的不满,于是出兵伐郑。并通告各诸侯国,说要出国举行大型阅兵,然后回国。这是一个阴谋,目的是向郑国施压,迫使郑国就范。郑襄公得知消息,非常害怕,欲求楚国相助。郑国除派人质赴楚外,郑襄公亲自奔楚,商讨应对晋国入侵事宜。由于出兵需经宋国,楚国有所疑虑,所以楚庄王为考验郑、宋两国的忠诚度,就派两位使者,分别造访郑、宋两国。他派公子冯出使晋国,因为赴晋要途经郑国;又派大夫申舟出使齐国,因为赴齐要路过宋国。庄王同时交代,不管过宋或者过郑,都不要向他们借道,只管路过。对此,公子冯没有意见,而大夫申舟却因以前在孟诸(春秋宋地,在今商丘东北)之役中曾得罪宋国而忐忑不安。他对庄王说:“郑国人明智,宋国人糊涂。公子冯将平安无事,但我则必死无疑!”庄王回答说:“如果杀死你,我立即出兵讨伐!”结果正如申舟所料,途经郑国的公子冯顺利过郑,而途经宋国的他却成了他乡之鬼。

原来,申舟自知此行危艰,就将儿子托付给庄王,然后前往齐国。在路过宋国时,车队被宋军拦截。因为没和宋国沟通,私自过境,宋国重臣华元非常生气,说:“路过宋国,却不请求借路,这分明把宋国当作楚国的县邑,这无异于亡国嘛。杀死申舟,楚国必伐宋国,反正都是亡国!”于是把申舟杀了。正是这个错误的决定,给宋国带来了一场本来可以避免的战乱。

由于“郑昭宋聋”,两国不同的处理方式,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使者平安无事,而另一位使者却命丧他乡。连圣人孔子都说,郑国是与大国交往的楷模。当然,“郑昭宋聋”也作为成语故事,被载入史册。

按词典解释:“昭,明也;聋,暗也。”所以“郑昭宋聋”的意思是说郑国人聪明智慧,明白事理;而宋国人则不谙事理,不会办事。如此看来,郑国作为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小国,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傲视群雄,显然与郑人聪颖睿智、善于外交的传统分不开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