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街区多管齐下促企业拓展出口业务
代表进社区 服务零距离
“掌上微课堂”开展党员教育
集中清理楼院环境卫生
依托网格推进充电桩建设
爱心帮扶25户困难家庭
老支书乐当环卫工
从青丝到白发
他们用坚守诠释真爱
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zxc642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支书乐当环卫工
镜头前,老两口穿着环卫工作服笑得很幸福。

本报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李颖睿 文/图

眼看着上午放学的时间快到了,马礼明和老伴像往常一样,来到东关小学附近,清扫环境卫生,帮助维护过往学生秩序。

“环卫工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管理难度较大,马书记给大家伙做了表率!”在商城路和城东路交叉口附近,城东路办事处环卫所所长王雪易充满感情,习惯称呼马礼明为“马书记”。马礼明今年59岁,中牟县刁家乡马家村人,1993年入党,当过乡村医生和电工,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能工巧匠。1994年,马礼明当选村委会主任,并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他团结带领全村800多口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全县率先推行殡葬改革,深受老百姓赞许和欢迎。

2008年,马礼明从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岗位上退了下来。2009年,他带着老伴来到郑州,在管城区城东路办事处辖区当上了普通的环卫工人,负责商城路上东关小学区域环境卫生。这一区域,学校、市场多,人流量大,流动商贩多,接送学生的家长一拨接一拨,给卫生保洁增加了难度。马礼明凌晨3点起床,吃过早饭,和老伴一起来到保洁区域,清扫垃圾,维护环境,中午12点下班,下午1点再上班,直到晚上7点收工。

“再苦再脏的活,也要有人干。可穿上黄马甲,五尺高的人成了三尺半高,有的人瞧不起环卫工人!”马礼明说出了心里话。有一次,一个摩的司机,从口袋掏出几张废纸撕得粉碎,对跟前的垃圾桶熟视无睹,专门扔到路面上,还振振有词:“你们就是扫大街的垃圾工,我故意扔的,你扫不扫?”马礼明把一片片碎纸收拾干净,摩的司机跷起大拇指,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城东路办事处多举措关爱环卫工人,为环卫工人免费体检,辖区道路规范保洁,路面电杆一尘不染。五一国际劳动节临近,管城区城东路街道党工委表彰马礼明和他的班组为“敬业奉献劳动者”和“优秀作业班组”。

马礼明感慨地说:“岗位无贵贱,体现在奉献。城市的环境靓丽、整洁了,心里坦然了,流言蜚语和白眼又算得了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