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街区多管齐下促企业拓展出口业务
代表进社区 服务零距离
“掌上微课堂”开展党员教育
集中清理楼院环境卫生
依托网格推进充电桩建设
爱心帮扶25户困难家庭
老支书乐当环卫工
从青丝到白发
他们用坚守诠释真爱
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zxc642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青丝到白发
他们用坚守诠释真爱

从青丝到白发

他们用坚守诠释真爱

本报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史晓丽 文/ 图

丈夫突遇事故,生活不能自理。她扛起家庭的大梁,肩负起当家做主的责任。悉心照料卧病在床的丈夫,精心抚育孩子长大成人,她用33年的不离不弃,33年的任劳任怨,回答了什么叫作患难与共。惨遭车祸,身体高位截瘫,不忍放下妻儿,他一次又一次与死神做斗争,用自己的经历阐释了什么叫身残志坚。他们,就是二七区福华街街道航海北街社区的李百玉、崔再英一家。

1941年出生于河南林县的李百玉今年已经75岁了。1961年高中毕业,他就被保送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学院,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一直在日光城拉萨工作;妻子崔再英1979年之前是一名中学教师,1979年从林县转调到拉萨部队后勤服务部工作。两人1970年结婚,1973年、1974年,女儿、儿子先后出生。几年后,一家人回到郑州。

1983年的夏天,对崔再英来说终身难忘。丈夫李百玉在一次去小型电站检查工作的途中,遭遇车祸,导致胸椎断裂。在李百玉住院治疗的头一年里,医院几乎每个月都要下一份病危通知书。崔再英日日夜夜守在丈夫的病床前,一次又一次把他从死神手里抢回来。最终,李百玉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却高位截瘫,全身仅胳膊、手、头部可以活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崔再英除了要照顾上学的孩子,做饭、洗衣、干家务,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李百玉。结婚46年,崔再英照顾伤残的老伴33年,家里一直干净整洁,丝毫看不出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病人。

生活的艰辛并不是没有让崔再英绝望过,但是她一直这样劝告自己:“有他,有我,有孩子,无论日子多苦,这个家就还在!”这是她给自己的鼓励,也是给这个家庭的承诺。

“身残志坚用来形容他,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妻子崔再英说起老伴李百玉时有些动情,因为曾经穿过绿军装,在日常生活中,他一直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为了给妻子减少负担,李百玉让家人在自己的床上安装了几根钢管,吊着几个拉手,运用胳膊的力量活动身体,锻炼自己。几十年如一日,李百玉从来没有间断过。现在,李百玉不用别人帮助,就可以自己挪动到轮椅上。

“有时候真觉得爸爸挺坚强的,得这种病的很多人都没有活过很长时间。”李百玉女儿告诉记者,记忆中父亲每天早上一醒来就开始锻炼。刚开始的时候练一会儿他就满身大汗,有好多次还从床上摔下来,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每天都坚持。

说起自己的孩子,崔再英夫妇一脸的自豪。父亲出事时,两个孩子年纪尚幼,母亲却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照顾他们。从懂事到自立,虽然也经历过叛逆期,但之后明白了母亲的不易,一路上默默地陪着母亲走到如今。现在,儿子已经博士毕业,每周末儿子、儿媳妇都会来看看父母,帮父亲理发、擦洗、喂水、喂饭,带父亲出去散散心。女儿更是担心父母的身体,从西藏回来后专职照顾父母。

即使生活给这一家人这么多的磨难,他们也没有悲观和抱怨过。知道他们故事的街坊邻居没少对他们竖起大拇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