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安静的时间里
散文
新书架
知味
成语·郑州
随笔
lh6290
lh63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知味

木棉汤

陶 琦

外地人初到岭南,常会惊叹于木棉花的美丽,尤其是一些老街区,被作为庭园观赏树的木棉常有合抱粗,数丈高。春日时节,去岁落尽的树叶尚未长出,满树红花却已开始争妍竞媚,犹如炽烈的视觉火焰,分外惹人眼目。

于疏雨轻风的拂荡下,偶有碗大的木棉花,从高空旋转坠落,若是砸在行人的头上,能把人吓一大跳。清代著名学者王引之诗云:“竟日红棉作絮飞。”想必他听人描述过木棉花飘飞坠落的场景,却没有亲眼看见,遂用富于想象性的诗句,创造了一个经典谬误。因为木棉是春日开花,夏日结子,蒴果裂开,才会有白絮随风飞散。王引之是把花、絮混为一谈了。

每至木棉开花时节,村围里就有人捡拾落花,老人、妇女、小孩都有。他们手持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系有一个小网兜,除了坠落在地面上的花朵,还有不少木棉花是飘落在旁边的小河或池塘里,顺水漂流。这时,竹竿便派上了用场,伸到水面上一抄,就把落花捞了起来。木棉的花瓣极厚,中有一束茁实的花蕊,更显丰腴肥润。人们把拾到的木棉花洗净,尽量保持朵大完整,摊在簸箕上晒干,以便久留。

岭南的春天潮湿多雨,空气流动性差,人们为了避免滋生病患,煲汤时都会有意添加一些养生调护的食材。木棉花不论入粥入汤,抑或泡水当茶饮,都被认为有清热利湿、润燥祛痰的功效,是药食两用的上佳食材。故而,由木棉花担纲主角的各式靓汤,是春季里的经典汤饮。如木棉扁豆煲猪骨,是一道具有良好口碑的家常靓汤。主妇们把晒干的木棉花用淘米水洗净泡开,把猪脊骨逐段敲裂,再添入扁豆及适量的陈皮、蜜枣一起煲。火候足时,把所有渣滓撇去,只饮清润醇厚的汤水,不仅清热利湿,还能让人从中感受到一丝清新自然的快慰。

新鲜采下的木棉花也可以入馔,只是被认为药性没有晒干的好,又最宜与鲫鱼同煲。鲫鱼有温胃健脾、补中益气的功用,与鲜木棉花组合到一起,遂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食效。须先将鲫鱼洗净,煎干至两面微黄,然后配以数朵鲜木棉花一同煨炖。有人为了增添清润的口感,还会添加一块猪展同煲,令乳白的汤水香气更为浓郁,滋味更鲜美。外地人喝一碗这样的靓汤,对古意盎然且又富于地域特性的岭南饮食文化,会有更深切的感受。

木棉因有可食可衣的特性,又被称为“英雄树”。岭南的地理环境及温润潮湿的气候,与木棉互为印证,又互为补充,由此孕育出了特有的饮食风味,形成了天然的联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