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颗颗红枣润南疆
七省餐饮住宿业精英
聚郑共话行业新趋势
市直机关登山比赛
赛出友谊和精气神
个小营养多
千亩小果型 西 瓜 亮相中牟
品质取胜
撬动“郑州产品”到“郑州品牌”转变
凝心聚力促和谐
同心同行谋发展
工商部门专项整治
虚假违法医药广告
救助贫困眼疾患者
爱眼公益基金启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颗红枣
一个县城快速发展的支点
颗颗红枣润南疆

(上接一版)2010年之后,他们开始种植红枣。“当时好想你公司在村里设了收购点,打下来的枣子根本不愁销路。我们家29亩地全部种上了红枣,一亩能赚1.5万多元,一年下来,保底收入也超过40万元了。”

有了钱之后,吾斯曼·麦麦提明花40万元盖了现在的房子,还买了小汽车,儿女都在城里住。说起家里家外的变化,50岁的他很是感慨:“以前没楼房,路也不行,电也不行。那时别说是40万元了,10万元对我们来说都是天文数字。靠着种红枣,现在一切都好了,村里年收入过百万元的户有很多。”

买合木提·拜合提是若羌县吾塔木乡一名枣农。每年红枣丰收时,是他内心最快乐的时刻。他第一次卖售自家丰收的红枣,好想你公司报价45元每公斤时,他着实“吓”了一大跳,简直不敢相信以前常常用来喂羊的红枣,竟然成了“金疙瘩”。

买合木提说,以前他家庭条件困难,儿子技校毕业后没有工作,他和老伴整天愁眉苦脸的。他用第一次卖枣得到的1.5万元给儿子开了一家摩托车维修部,生活慢慢有了起色。现在,靠种枣,他不仅盖了新房,还给儿子安了家。

一颗红枣

一个县城快速发展的支点

与吾斯曼·麦麦提明、买合木提·拜合提有着同样感慨的,还有新疆建设兵团36团团长黄志平。

“原来的若羌,县城非常小,‘一个喇叭全县听,一阵大风穿全城’,道路也差劲得很。”黄志平说,亲历了若羌县及兵团因红枣而发生的巨大变化,他特别感激好想你带来的红枣种植技术。

他所在兵团原来主要靠石棉矿等工业,石棉矿衰落后开始种红枣。“起初种了好几百亩,但卖不出去。”

转机出现在2007年好想你企业的到来。原来5元钱一公斤,干干的枣都没人要。好想你公司到来后,红枣一年比一年值钱,价格逐步提高到10多元1公斤,好大枣甚至卖到四五十元。

2008年,好想你公司又投资上亿元,在若羌县建设了红枣加工分厂,实现了部分红枣在当地直接加工生产,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黄志平说,兵团红枣现在已经发展到5700亩,农业产值达到3个多亿。兵团员工们在连队有小院,在市区也有自己的房子。“有些在库尔勒、乌鲁木齐,甚至成都买了房。”

若羌县一位领导说,若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县,南边是昆仑山,东北紧挨着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年日照时间3100多个小时,昼夜温差大,病虫害极少,加上富含矿物质的雪山融水浇灌,若羌产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红枣。

对于若羌和周边的红枣,石聚彬的话更通俗易懂,也更有情怀。

这位国内外有名的“枣司令”说:中国的西北有一片神奇的土地,神奇的土地上长着神奇的树,神奇的树上长着神奇的果,那果子就是让当地乡亲致富的大红枣。

一颗红枣带动一座城,一个企业影响一个地方。

据若羌县农业、林业部门统计,2015年,全县22万亩红枣产量就达6.53万吨,给农民带来近20亿元收入。

如今的红枣,已成为若羌农民名副其实的“农业银行”,也成为若羌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因为红枣,若羌县被授予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中国红枣之乡等多项称号。

也因为红枣经济的带动,若羌餐饮宾馆和旅游业近年来也快速发展,城区规模快速扩张。县城原来只有两条街,3万人口。经过红枣经济五六年带动,现在的若羌,城区面积扩大三四倍,人口增长到5万。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5万元,连续6年蝉联西部12省区市首位。

一颗红枣

一条产业援疆的新路

曾有本地枣农这样形容当年种红枣的情况:“白天强迫种下,晚上我们再偷偷拔掉。好想你公司来了后,红枣值钱了,我们就都把红枣当娃娃养了。”

成了宝贝的红枣,在飞快地“裂变”。5年前,阿克苏只有40万亩的红枣。到了2013年,全区450万亩的林果经济中,红枣占到了300多万亩。

阿克苏市下高速的城市标志牌上的图片,几年前是棉花,现在也已经换成了红红的大枣。

有人说,南疆的经济就是红白经济,“红”就是红枣,“白”就是棉花。兵团和新疆的民众都说,棉花让他们在新疆生存了下来,而红枣让他们富裕起来。

颗颗好枣,不仅仅富裕了当地群众,也改变了一座城市,甚至整个南疆地区。

由阿克苏放眼整个南疆,北至天山脚下,南至昆仑山麓,西至帕米尔高原,东到罗布泊遗址,围绕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凡是有雪水浇灌的地方都种植了大量红枣。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疆红枣种植面积已达到了700万亩,占全疆1500万亩林果种植总面积的一半。因为红枣来钱快,好管理,有些农业大县,红枣种植面积能占到70%~80%。

“枣司令”石聚彬多次受邀去若羌县铁干里克乡一户普通的牧民家吃饭。淳朴的牧民,在自己20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里捧上了丰盛的晚宴。男主人端出一盘自己种的红枣,真诚地对石聚彬说:“谢谢您教会了我们种枣。”

“红枣从新郑到新疆,有经济效益,也有生态效益。”石聚彬说,枣树有“铁杆庄稼”之称,适合生长在贫瘠的土壤,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改善局地生态环境的作用非常明显。让沙漠绿起来,让枣农富起来,让国民健康起来,是好想你公司的产业梦,也是好想你公司的“援疆梦”。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