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聚焦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 郑州)1/2016-05/23/07/2016052307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遗址公园将考古成果推向社会
郑州是考古发现的文明古都
考古学发展的里程碑
考古是为先人“招魂”
期待中印考古合作
郑州考古还可“大显身手”
走向大众不等于考古娱乐化
学术研究不能躲在象牙塔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是考古发现的文明古都
——访郑州市文物局局长
任伟博士

——访郑州市文物局局长

任伟博士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人们从未停止对历史真相的关注和追寻。考古学则是打开历史真相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在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作为东道主郑州文物部门的负责人,市文物局局长任伟博士认为,考古让人们得以对过往的认知无限接近于历史的本真。正是这把“金钥匙”,还原了古都郑州应有的历史地位。

任伟说,1950 年,二里岗商代遗址的赫然发现,为中国殷商文明找到了源头 ;1976 年,王城岗城池面纱悄悄揭去,使人们看到了寻找夏王朝的曙光 ;1978年,裴李岗文化的探得,将中国氏族社会发展史,由 6000年前的仰韶时代上推2000 余载 ;2003 年,新砦遗址内涵的廓清,引发人们对夏王朝变迁的更多遐思 ;2009年,新密李家沟遗址的发现,清楚地展示了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历史进程;2010年,郑州老奶奶庙遗址的发掘,揭示了东亚现代人的源头;2012年,郑州东赵遗址大、中、小三座城址的发现,则为探索我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佐证……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郑州地区考古工作入选“20世纪中国100项重要考古发现”4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3项,发现史前至秦汉时期古城遗址40余座。这些重要考古发现和大量城址、聚落在郑州地区的集中发现,在全国其他地区甚为罕见。

任伟告诉记者,近年来,在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郑州地区文物资源价值和历史地位主流观点的基础上,郑州以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为平台,经过深入研究提炼,对郑州地区在华夏文明起源阶段地位的认识逐渐清晰:作为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核心地区和中国统一王朝最早定都之地,郑州创造了中华文明前3000年的辉煌;从蒙昧氏族社会,到煌煌国家文明,郑州,谱写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篇章,佐证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嵩山地区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