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聚焦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 郑州)1/2016-05/23/07/2016052307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遗址公园将考古成果推向社会
郑州是考古发现的文明古都
考古学发展的里程碑
考古是为先人“招魂”
期待中印考古合作
郑州考古还可“大显身手”
走向大众不等于考古娱乐化
学术研究不能躲在象牙塔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考古学发展的里程碑
——访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
顾问朱士光

——访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

顾问朱士光

“刚得知本次会议在郑州召开的消息,我非常兴奋。而且这是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对考古界而言意义非凡。”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顾问朱士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本次大会对考古学来说非常有必要,对考古学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是关起门搞交流研讨,而是全开放式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考古学范畴,而是把考古学放到哲学与社会科学的领域内进行深度研讨,这对考古学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开放式的会议,还促进了考古学与相关学科以及其关联性行业的协作。

说起考古学,朱士光与之结缘非常早。1963年,朱士光从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当研究生,师从侯仁之先生,攻读历史地理学。朱士光说,侯先生当时就非常重视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与考古学合作,他从此便与考古学结缘,并希望有机会与考古专家一起配合工作,从专业发展角度来说,自己对这方面有很深刻认识。

朱士光认为,历史地理学作为我国一门新兴的现代学科,自20世纪30年代初创之后,历经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之正式形成,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之蓬勃发展,至新的世纪里,已成长为一门在其多个分支领域均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对一些相关学科产生了促进作用,并在国家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效应的“显学”。

“本次大会的13个专业委员会还要进行学术研讨和成果交流,我对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代、两周时代非常感兴趣,并且会重点关注新石器时代,因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起点是新石器时代。”说起会议期间的安排,朱士光笑言,自己也希望趁此机会,多多了解前沿信息和研究成果,“可能我也算年纪最大的‘旁听生’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