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聚焦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 郑州)1/2016-05/23/07/2016052307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遗址公园将考古成果推向社会
郑州是考古发现的文明古都
考古学发展的里程碑
考古是为先人“招魂”
期待中印考古合作
郑州考古还可“大显身手”
走向大众不等于考古娱乐化
学术研究不能躲在象牙塔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考古还可“大显身手”
——访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
名誉理事李伯谦

——访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

名誉理事李伯谦

“东赵遗址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次又获得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一等奖,我作为从事考古工作的东赵村人,深知这些荣誉来之不易。”出现在大会现场的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教授神采奕奕,作为“郑州老乡”,他对考古人,尤其是郑州考古人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考古人应对今后的考古学发展充满信心,郑州考古还可大显身手。”

出生于郑州东赵的李伯谦坦言自己对东赵遗址感情深厚,他回忆,自己在高中时期非常喜欢历史,1956年离开家乡去北京大学学习考古专业后,每年回家乡都会村前村后的转,在附近收集了不少陶片,为此还写了研究小文章,算是最早的考古研究开端。

看到近年来郑州在文物保护工作上的进步,李伯谦尤为欣慰:“郑州是历史文化名城,遗存丰富。不仅是领导层面的重视,广大民众也提高了对考古的认识,郑州历来很重视文物保护,郑州成为八大古都、商城遗址公园开工建设等等,这都是非常可喜的事。”

李伯谦认为,随着考古新发现的不断出现,郑州在文明版图上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很多考古具有不可替代的、填补空白的重要作用。作为“自家人”,李伯谦对郑州在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方面的成就深感自豪,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考古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需要一代一代持之以恒地不断工作,郑州考古还可以大显身、做得更好。”

作为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也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考古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要以这次大会的召开为契机,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精心部署今后的发展,正像这次大会的主题一样,努力‘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