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餐饮中央厨房
产业园正式投产
商之源
导师走进园区
上门指导创业
首批11所幼儿园试点足球课
河南旅游景区
首登“新三板”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有哪些新政
郑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将建成“三中心一高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商之源
“火车”拉来的物流大枢纽郑州商战谱写中国商业教科书朝着建设“国际商都”迈进

(上接一版)当时,中国商业最发达的当属都城,分别位于郑国和韩国,堪称中原地区著名的商业都会。“郑人买履”“买椟还珠”等与商业密切相关的成语就诞生于此。公元前627年,郑国商人弦高去周王室辖地经商,途中遇到秦国军队,当他得知秦军要去袭击他的祖国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情,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移师返回。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弦高的故事记录在《左传》中,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爱国止战的商人。

而郑国名相子产制订的《质誓》,使郑国商业达到鼎盛。“子产为相,市不豫贾”是对当时商业发展最好的记录。《质誓》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护商家利益的法典。

商业脉动跌宕起伏

随着朝代的更替,都城不断迁移,作为兵家必争之地,郑州的商业发展一直跌宕起伏。本已远离中心的郑州,再次因漕运而兴。隋开皇四年,荥阳郡分置广武郡,于汴河渠口。仁寿初改为荥泽县,开始治理河渠,设置仓库,确立航运组织。隋炀帝继位,更是大兴工程,修治河道。世人谓炀帝为大运河之开凿者。郑州的荥泽枢纽是中华运河鼻祖的中枢。

唐朝建都长安,迁都洛阳。要“转漕东南之粟”,郑州成为中间重要一环。特别是唐高宗以后,为从关东和江淮地区搜集更多财富,唐王朝赖以生存的大动脉,在日日夜夜为京都输送大批粮食和日用百货时,都经由郑州荥泽枢纽转输才能到达。而江南与冀北的物资交流,也都必须经过运河至郑州荥泽枢纽转输,才能进行贸易和交流。

直到宋朝建都东京汴梁,政治和漕运中心东移。通过黄河与郑州荥泽枢纽漕运转输的战略地位,也随之受到影响。尽管如此,在明清时期,依靠漕运,富甲一方的“康百万”从郑州崛起。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的封赐而名扬天下。康应魁家族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十多个被称为“康百万”。康应魁,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清廷镇压白莲教之机,“尽忠发财”富甲三省。船行之河,大地达十八万亩,财富无以数计。民间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盛极一时。

康百万和明初的沈万三、清末民初的阮子兰,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而作为“中国明清第一庄园”,豫商家园——康百万庄园早已闻名全国。

“火车”拉来的物流大枢纽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一个个灿若繁星的中原历史地标逐渐被历史尘烟淹没,归于平淡,郑州也未能幸免。

工业文明浪潮大浪来袭之时,历史再次选择了郑州,郑州迎来了新的机遇——铁路于19世纪末被引入中国。平汉铁路和陇海铁路修筑并在郑州交会,这两条铁路开通后,带动了郑州最早的商埠——德化街的形成,随后才伴生郑州城市的大规模兴起。在某种意义上,德化街不仅是郑州近现代商贸业的鼻祖,也见证了时代沧桑。在火车站附近区域,一条条商业街陆续兴起,交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历史沧桑,风雨洗礼,商业气质化入郑州城市血液,熔铸为独特的文化符号。虽然上世纪30年代初,郑州拥有各类商埠近300家,以火车站为中心,粮油、棉花、药材市场交易十分活跃,成为中原地带主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但随着战事纷争,这些繁荣局面,犹如惊鸿一现。

郑州商战谱写中国商业教科书

如果说,早在商代,先人们就为郑州播种下深入骨髓的商业火种,那么,在沉寂千年之后,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这股“地火”终于喷涌而出。

回望上世纪80年代,郑州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80年至199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7%,高于生产总值年均10.9%的速度。这与商贸城建设的思路确立密不可分。

建设商贸城的思路,产生于改革开放初期。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之后,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对郑州要再认识”。1985年4月在“发挥省会城市服务功能作用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依靠交通、搞活流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郑州建设成为立足中原、面向全国的贸易中心”。

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之时,在郑州提出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大背景下,公元1989年,一轮喷薄而出的“野太阳”(亚细亚百货LOGO)在郑州冉冉升起。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20多年前流行的这句广告词至今让人津津乐道。亚细亚点燃的郑州商战硝烟,用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勇气,定格为中国商业史上一段精彩的传奇。

挟裹着股份制经济与生俱来的鲜活生命力,亚细亚商场从诞生之日起就让人刮目相看:开业第一天,这家营业面积1.2万平方米的商场便迎来顾客10万人次,当年商场以1.86亿元的营业额名列全国大型商场第35位。

与国有企业大锅饭体制、管理僵硬、服务冷漠、观念守旧截然不同,它在服务品质、营销创新、商品结构等领域不断创新,屡开先河。亚细亚在国内首次提出“微笑”服务,将消费者奉为“上帝”,商场内引入的电梯与人工瀑布构造优美购物环境,率先设立迎宾小姐和升旗表演令人耳目一新,率先在国内引入完整的企业形象宣传体系。央视滚动播出的经典广告词——“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以及那位身穿蓝色制服迎宾小姐的招牌式微笑,时至今日依然让人印象深刻。当年,一位天津小学生给亚细亚商场总经理写信说,老师布置作文题为《我的理想》,班里很多同学写的是:“到亚细亚当营业员!”亚细亚也因此开创了河南商业繁荣的春天,二七商圈从此孕育。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亚细亚燃起的商战硝烟引发郑州二七商圈多家百货商场展开“肉搏”。价格大战、品牌大战、服务大战……郑州商战引发全国高度关注,央视专门播发6集纪录片——《郑州商战》,推动商战效应深度发酵,名震全国。

商战无赢家,亚细亚最终轰然倒在激进的全国连锁扩张路上,定格为中国零售业一个悲怆的背影。被称为“悲情英雄”的掌舵人王遂舟黯然退出,留给中国商界令人深省的“商业教科书”:亚细亚的机制、管理、观念创新至今仍在全国影响颇深,各商家比拼价格、广告、服务正是现代化商业理念的雏形,商战为商界树立了 “勇于尝试、敢于实践、不怕失败”的商业精神。

往事并不如烟。由亚细亚引起的中原商战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符号,这次商战是郑州商业史上的最顶峰,也是中国商业的一个经典案例。当时,郑州商业企业的活力之强、竞争之激烈全国罕见。直到今天,再也没有哪次商战能有那么残酷的厮杀,也再没有一家企业的服务可以和当时比肩。郑州商战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藩篱,堪称中国现代商业发展的奠基石。

朝着建设“国际商都”迈进

两千年前,驼铃阵阵中,古丝绸之路成了一条震古烁今的世界级贸易走廊。如今,在现代交通驱动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正成为横贯亚欧大陆,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郑州作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和核心支点,也迎来了发展黄金期。

2013年3月7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发展从此插上“飞翔”的翅膀。

与郑州大枢纽建设同步,全国唯一一个利用综合保税监管场所试点城市花落郑州,郑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项目运营不到1年,便已直通世界13个城市,实现贸易进出口货值130多亿元,在全国6个试点中排名第一。

2013年7月18日,伴随中欧班列(郑州)正式开通,激活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源头活水,这活水如今已沛然成潮。 2013年底,中欧班列(郑州)在稳定从阿拉山口出境的基础上,开通了从内蒙古二连浩特出境的新线路,由此也成为国内唯一从两个口岸出境的国际集装箱班列。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专门考察郑州跨境E贸易项目和郑州国际陆港,殷切希望河南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勉励郑州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目标迈进。

在迈向“国际商都”的征程中,郑州正阔步前行:中欧班列(郑州)从首班开行至2015年12月4日,累计开行250班,累计货值11.73亿美元,货重达10.52万吨。从班列开行常态化、业务运营的市场化程度,到境内外辐射国家和地区、延伸增值业务推进范围均居于国内前列。

如果把中欧班列(郑州)比作“新丝路”上的斑斓纽带,那么,跨境E贸易则为郑州密织了一个融入世界贸易的“丝路蓝海”。

2013年5月31日,郑州跨境E贸易试点方案率先获批;当年12月9日,郑州试点信息化平台率先上线;2015年3月2日,该试点率先在全国突破单日放量100万单;5个月后,再次率先在全国突破双日放量200万单。2015年11月27日,郑州跨境E贸易试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从这组动感极强的“时间表”,你可以强烈感受到跨境E贸易飞奔出的“郑州速度”。

2016年1月,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进入国家综合试点。当前,该试验区正按照“一核”“两区”“多园”的产业发展格局稳步推进。其中该试验区核心区正积极打造E贸易全球智慧型园区。今年4月,该园区一期规模约36万平方米含查验中心、通关、仓储等功能的保税仓正式投用。

郑州肩负着开辟空中丝路、振兴陆桥通道和对接双向开放,以及建设全国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历史重任。郑州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们认真听取《郑州建设国际商都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草案)》,《纲要》为郑州规划了未来30多年的国际商都建设蓝图。以国际物流、综合商贸、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国际化都市为支撑,郑州将迅速形成紧密关联、互为促进、良性循环的商都建设生态系统,加快建设通达全球的国际物流中心、高效开放的综合商贸平台、辐射强劲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优势明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繁荣宜居的国际化大都市。

华夏文明发祥地,群雄逐鹿古战场。历史上,陶朱公五湖营商兼济天下;改革开放后,“郑州商战”让中原淬火市场经济;今天,“买全球卖全球”抒发着郑州人建设“国际商都”的自信和豪迈,引领这座3600年古都昂首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纵横驰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