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法治大讲堂”开讲
环卫技术工充电忙
为民服务的红心不能变
开工建设安置房570万平方米
68岁的键盘追梦人
给工地拍张照 晒晒是否达标
惠济区
部门联动防尘降尘
中原区加大大气污染督察力度
牛振西与他的
水上义务救援队
二七区“8+1”专项督察力推环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牛振西与他的
水上义务救援队

牛振西与他的

水上义务救援队

本报记者 刘玉娟 文/图

不管是“火炉天”还是“桑拿天”,郑州的夏天着着实实来了,中小学校包括大中专院校陆续放暑假,安全,尤其是水上安全,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年年关注、反复强调的“老话题”。但在这个“老话题”里,每年因溺水身亡的数字总在不断更新攀升。

于是,牛振西与他的“水上义务救援队”又到了忙碌的时候。

昨日上午,在金水路中青大厦21楼城市照明灯饰管理处监控中心,54岁的牛振西正在工作单位。趁工作间隙,记者采访了他和他的部分队员。说起水上救援,一脸疲惫的牛振西说话不多,但句句让人紧张揪心。他介绍说,19日凌晨5点接到119指挥中心来电,称科学大道须水河桥有人溺水。他紧急召集4名骨干队员出发,驱车赶到事发地点,将溺亡者打捞上岸。18日,他们接到110的打捞救援指令,说两名十八九岁的男性溺水者下落不明。12名救援队员赶到黄河刘江大桥附近潜水打捞,遗憾的是由于河水浑浊、水深七八米,多番打捞无果。17日,他们一大早本来是参加河南电视台的一期“防溺水和安全自救宣传片”节目录制,结果中间突然接到119救援指令,称我市某输水干渠有人落水,要求增援,赶到事发地点,打捞出来是一名中年男性,已溺亡。

“目前我们不仅拥有快艇冲锋舟,还有水下控测仪、水下机械手、水下探测机器人,装备有了一定提升,这些大多是部分爱心厂商提供借用的。”牛振西介绍说,一位台湾的志愿者同行曾告诉他,专业装备不仅有利于保护溺水者身体完好,也是对亡故者的尊重。

采访中,水上救援骨干队员路宽、刘会章、曾山等先后到场。路宽与牛振西是同事,在本单位负责宣传工作,在水上救援队里,他依旧干起老本行。42岁的刘会章不会游泳,以经营汽车装饰谋生,学电子出身的他,是这支水上救援队的“电子技术研究专家”,水上救援队的夜间照明和电子产品使用,离不开他的技术支持。41岁的曾山曾在广东湛江海军陆战队服役,复员后在郑州干个体,经常无偿给队员们提供矿泉水。

据了解,水上救援队伍成立于2005年,最初由冬泳爱好者组成,经过十多年发展,目前队员150人,主力队员约80人,80%以上都参加了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拿到了应急救护员证。十多年来,他们义务打捞各类溺水者270多人,成功救活溺水者60余人,2014年被郑州市文明办授予“郑州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