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3版:格局[1949~2016]--《郑州日报》创刊67周1/2016-07/01/T13/20160701T13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倾力打造生态工业园区
实现绿色经济强势崛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经开区:
倾力打造生态工业园区
实现绿色经济强势崛起

倾力打造生态工业园区

实现绿色经济强势崛起

本报记者 张 倩 通讯员 王倩倩 薛 宁 文/图

核心

提示

盛夏时节,置身郑州经开区,宽阔的道路两旁绿荫成行,红花绿树后,是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块块绿地点缀其中。没有林立的烟囱,听不见轰隆隆的机器声,废物循环利用、工业清洁生产、群众安居乐业……这是郑州经开区推进工业园区绿色生态化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最热门的关键词。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经开区按照“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思路,一直以打造“功能复合型、低碳循环型、高端服务型、人力资源型和区域共生型”园区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体制革新,集聚优势资源,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完善生态服务功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今年1~5月份,经开区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8.3亿元,同比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3亿元,同比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13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0亿元,同比增长5%。一项项飘红的经济指标是郑州经开区在建设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时,高度重视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成果。

从一座传统工业基地发展为生态之城,东南沙荒地变成了人们安居乐业的乐土,郑州经开区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方面,进行了哪些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为全市乃至全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哪些示范?在未来生态工业园区发展中有何展望?为此,记者走进经开区,实地感受这座现代化新城区工业经济日新月异以及绿色发展无限活力。

源头引领绿色方向

产业发展焕发蓬勃生机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崔绍营表示,经开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把可持续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首先从源头把好“绿色关”,在项目建设中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坚决杜绝破坏生态环境、没有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入园区。把“绿色招商”原则贯穿始终,在招商环节中将环保部门的建议纳入招商项目的综合决策过程,将节能环保指标作为重要判断依据,保证将生态化建设的理念贯彻到园区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实现源头控制,推动绿色招商和产业生态化发展。

走进海尔(郑州)市场创新产业园,厂区绿树成荫,车间整洁亮丽,丝毫看不到其他工业企业的浓烟污渍、闻不到刺鼻的气味,分类、拆解、处理、回收车间里忙忙碌碌。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塑料经过拆解处理后,可全部实现循环利用,企业将低碳、循环、节能、减排的理念融入生产过程中,实现清洁生产、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从而达到生产过程“零排放”和“资源化”的目的。

以创新发展、强化行业特色为引导,经开区基于园区内行业特点走创新发展的生态化之路,围绕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海马轿车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构建颇具行业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塑造产业生态化的循环经济样板。当海马轿车、东风日产、宇通等汽车整车项目正式落户经开区之时,便带动了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服务企业“抱团”进驻,形成了轮轴式的汽车生态产业集群。

产业之间有“大循环“,企业内部有“小循环”。以海马轿车和风神汽车为例,两家企业的污水处理厂均设置了中水处理系统,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混合处理后进入中水处理系统,从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风神汽车将其回用于冷却水补水和厂区绿化及卫生间冲厕等,海马轿车则回用于总装车间淋雨试验等,均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了企业提质增效的新动力。坚定不移地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成为了经开区内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

作为国内液压支架企业唯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拥有最大的热处理生产线,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将大剖口焊接改为窄间隙焊接,减少焊接时间的同时,还起到了节电、减少焊丝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用途。河南科达节能环保有限公司,建成了省内首座生态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双零楼”,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13项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与建筑节能管理信息技术集中展现运用,化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为一体,达到了常规能源“零”消耗,生活污水“零”排放,成功入选国家建设部绿色示范建设“双百工程”的示范楼,其绿色效应影响深远。

产业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自然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扶持。在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经开区设立了多个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节能环保产业、节能减排、环境监管能力的建设。同时,还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支持。此外,经开区还把科技创新工作植根于产业发展全过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小巨人”和“成长型”创新企业,成为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的强大引擎。

以政策做保障,以高端产业为支撑,发展低碳经济,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目前,经开区着力加快实现“三个转变”,打造中西部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确立“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枢纽通道地位,努力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全球网购商品集散分拨中心,缔造出丝绸之路上的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典范。

更新城市建设理念

努力创造优美人居环境

“郑州滨河国际新城”“蝶湖”“综合地下管廊”“生态廊道”“绿色社区”“绿色学校”……这些看似与工业生产毫无关联的名词,如今却成为了人们对经开区最深刻的印象。

注重生态文明,更好地顺应人民群众对提升城市内在品质、营造安居乐业、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展示水绿相依、城林交融的生态风貌,把经开区这片158平方公里土地变成了一座光彩夺目的现代化新城市。

时光回溯到1993年,经开区成立之时规划面积仅有12.49平米公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别墅区、没有联排的厂房、没有生态水系。从一片沙荒地演变成一座宜居宜业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在经开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口号真实上映。

只有美丽、安全的生态环境才能保障人类的美好未来。为进一步加快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经开区高度重视城市规划设计,邀请了国内外优秀规划设计单位对滨河国际新城区域进行详细规划,建立宜业、宜居、宜智、宜教的涉外新区。

从建设之初,“宜居乐活、智慧创新、绿色风尚”的滨河国际新城,高标准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可持续指标体系,重塑自然、城市与人之间的可持续关系,通过蝶湖、潮河水系的修复和重建、中央水街的营造,构建连续的生态廊道,配置舒适的公共休闲游憩空间和慢行系统;建设规划展览馆等一系列绿色、可持续工程,为经开区推进绿色、循环、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依据。

小桥流水,芳草萋萋,鱼翔浅底,鸟飞丛林的景观环境在经开区由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绿色居住模式、节能减排等方面,经开区都做出了积极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在生态景观建设方面,经开区按照“全域水系、循环水系”的理念,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着力构建城市功能体系,以全域城镇化为目标,加快生态水系开放,推进蝶湖、荷湖、龙渠、凤河及潮河两岸生态开发建设。投资270万元铺设截污管道,努力实现蝶湖“水源优、河湖通、流水清、沿岸美”的建设目标。目前,蝶湖是经开区最大的湖泊,沿岸设置生态岛链、开放性的活动广场,富有现代感的文化艺术中心,成为了市民休闲的好场所。

在综合地下管廊建设方面,经开区滨河国际新城内的综合地下管廊是全省首条综合管廊,综合管廊将电力、通信、供水、供热等各类公用类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做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共享。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群众居住在绿色社区、孩子就读在绿色学校……如今,生活在经开区的人们,已经开始享受着绿色生活。据了解,经开区在每处居住区都配套分类垃圾桶,逐步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利用,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按照计划,今年经开区新增绿化面积300万平方米,加快公园水系建设,开工建设汽车城公园、滨河体育公园,开挖物流园区中心湖,新建荷湖及中心渠,持续提升潮河、凤河等河道生态景观,着力打造生态水系新亮点,努力实现“水清河美”目标,让越来越多的经开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绿色生活。

立足生态优先

拓宽可持续发展之路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郑州国际商都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年。连续两年摘得六星级产业集聚区桂冠的经开区,已成功绘就未来发展宏伟蓝图。未来发展中,经开区将以全力创建我省首家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契机,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大力推进绿色经开建设,向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初步实现现代化的阶段目标奋力前进。

加强城市共生,塑造产城一体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新格局。未来发展中,经开区将进一步统筹产城关系,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在发展格局上,在时间、空间、功能、过程及要素等进一步整合。对水、土、气、生、矿等自然要素从“摇篮”到“坟墓”再到“摇篮”的全代谢过程进行规划和管理,将产业共生内涵拓展到城市共生,利用园区的生产性功能来消纳城市废物,使产城形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以此来不断寻找自身新的比较优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产业耦合,促进形成“互联网+”生态工业园区模式。目前,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和物流等支柱产业已经各自形成了产业供应体系甚至园中园发展模式。借助新一轮的智造技术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经开区将对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新界定,将生产性服务业和循环补链等环节进行耦合融合,从“原生制造”转型到“再生制造”,从“产品经济”转型到“服务经济”,并进一步拓展到园区尺度,形成互联网+的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加强生态创新,探索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新机制。按照未来发展展望,经开区将从规划、设计、建设、生产、运营、废弃物利用与排放、生态环境效应等多层次、全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控制与管理,将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及企业、行业与生态环境之间有机的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控制与管理系统。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经开区将坚持国际化商贸展示区、国际物流中心核心区、智慧制造示范区、国际化合作窗口和平台发展定位,强力实施“5—125”工程,加快创新发展、在现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引进新型产业,不断增强“中国制造”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引领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国际化生态工业园区的姿态,更加迅速地走向世界贸易舞台。2016年,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8年,在全市率先初步实现现代化;2020年,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开发区第一方阵。

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发展,以高端产业支撑发展,以科技创新带动发展,以政策环境保障发展。一个地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美丽经开正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