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阉鸡
《迷叶观花》
江南小镇(水粉画) 陈少平
班荆道故
仰望冯友兰
再见,村庄
唐代
胡人包袱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班荆道故

李济通

班荆道故,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子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它和“楚材晋用”虽然意思不同,但二者都出于同一事件,且其发生的地点都在春秋时期的郑国,也就是今天的新郑市。

公元前547年,楚国大夫伍举匆忙出逃,来到郑国。原因是楚庄王听信谗言,加害于他。伍举为楚庄王的宠臣伍参的儿子。由于伍参生前与蔡国(在今我省上蔡)太师子朝是好朋友,所以伍参的儿子伍举和子朝的儿子声子遂成了世交。后来,伍举娶了王子牟的女儿为妻。不料王子牟因支持申(古国名,在今我省南阳,为楚国近邻)公获罪,只好出逃。此事发生后,楚国王室认定,这是王子牟的女婿伍举帮其逃亡的。在舆论压力下,身背不白之冤的伍举,只身逃奔郑国。他准备躲避一段时间,然后逃至晋国。

这时,声子作为蔡国使节,途经郑国,要到晋国访问。说也凑巧,二人在郑都(今新郑市)郊外不期而遇,故人相见,分外高兴。二人熟不拘礼,取野生的荆条铺地,坐而深谈起来。他们畅谈家国要事,也谈多年的深情厚谊。当然,更多的是谈伍举回国的事。两人依依惜别时,声子满怀信心地说:“你先去晋国吧,我会让你返回楚国的!”

当时,正值晋楚争霸、关系紧张的时刻。宋(在今商丘市南)大夫向戌正为之斡旋。声子完成赴晋访问使命后,立奔楚国,求见令尹(宰相)子木,将访晋所见所闻告诉子木。其中重点是楚国人才大量流至晋国,而晋国多予以重用,致使楚国屡遭失败,并举多个例子加以说明。最后又以伍举为例,说明事态严重,后果不堪设想。致使子木大为震惊,速报楚康王。康王怕伍举再行流失,决定将伍举官复原职,再加薪封爵,安抚其心。最后让声子出面,派伍举的儿子椒鸣将其接回。楚国的这场官场纠纷,以伍举的回归而告终。当然,我们不能忘记伍举和声子那次郑国的邂逅。正是这次邂逅,才产生了“班荆道故”以及“楚材晋用”这两个成语。

班荆道故,也作“班荆道旧”,原意为以荆条铺地,坐而聊叙往昔旧事。现多用来形容朋友途中相遇,不讲客套、不拘礼节,畅所欲言,互诉衷肠,自由自在述情话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