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夏雨
散文
新书架
阅汉堂记
绿城杂俎
随笔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阅汉堂记

骆驼的眼睛

张健莹

见到它已是一个残件,仅一个骆驼头部、颈部。近20 厘米高,想来这匹骆驼起码有80厘米的身高了。它是南北朝的一个陶驼,灰陶质。

两汉时已有陶驼,以后的魏晋以至唐朝越来越多,有了丝绸之路,骆驼是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当时是“非驼难入漠”。把汉唐带到世界的,把世界带到汉唐的,都是骆驼。骆驼成了财富的象征。把成百上千的骆驼入葬,承载着汉唐人希冀骆驼驼来财富的愿望。

看这驼头,嘴半张着,不似大多唐三彩的仰天长啸,动态十足,倒像是长途跋涉后的小憩或是默默前行。它那眼睛,没有愤怒,也不圆整,看到的是吃苦耐劳的心甘情愿,或者是不动声色的满目善良。

想到了陶俑中的牛、马、羊、兔。

牛的眼睛是满目忠厚,从来都是低头做事;马的眼睛是满目坚毅,千难万险也是通途;羊的眼睛是满目怜爱,连“咩——”的叫声也让人心疼:兔子那双眼睛满目灵动,时时处处向人示爱。

或许可以这样总结,食草动物的眼睛都很善良,没有一双是凶巴巴的、恶狠狠的、霸道的、狡猾的。即使没有逐一地专门去看牛、马、羊、兔、骆驼,想想陶制动物俑们一目了然了。

是这些食草动物本来就善良吧?

是制作他们的工匠善良吧?当然,再善良的心也要有好手艺才能做得出表达出善良的心愿,才能做出这一双双善良的眼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