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能“作”的女人
改变姿势飞翔
回家吃饭
书本是最好的化妆品
修鞋的残疾老人
绽放在绝境中的生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能“作”的女人

马海霞

世相百态

筠姐今年五十出头,提起她,十里八村的人没有不知道的,是大家公认的有头脑、有胆量、有魄力的女强人。

改革开放初期,刚就业不久的筠姐就辞去商场营业员的工作,开始下海弄潮,摆地摊、开餐馆、开澡堂、经营小旅店,再后来开大车跑运输。在政府上班的老公看着眼热,也辞职和她一起打拼。多年搏击商海,筠姐和老公早赚得盆满钵满,成为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

等大家的商业嗅觉都变得灵敏起来时,筠姐又进军房地产了。据说早年筠姐花碎银子买的地皮现在翻番上涨,筠姐从中捞到了几百万。几年前,筠姐发现某高档小区附近没有像样的饭店,她决定在小区附近开家中高档的饭店,光装修就花了几百万。可饭店开业没几天,附近又有好几家餐馆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筠姐没有想到,现在的餐饮业和她过去开餐馆时的情况大相径庭,公款吃喝的人少了,都是个人掏腰包消费,肯定货比三家,经济实惠才有市场。筠姐赶紧改变饭店经营模式,走中低端消费路线,饭店门口大红纸一贴,特色菜品价格赫然纸上,虽然顾客比以前多了些,但饭店每天的收入仍不能保本。

筠姐老公劝她赶紧把饭店转手,筠姐不听,做生意有赔有赚,筠姐决定坚持干下去。眼看大把的银子打了水漂,久听不到响声,筠姐老公赌气而去,留下筠姐一人守着饭店这个烂摊子。

筠姐为了提高营业额,早上在饭店门口卖早点,晚上在饭店门口架起烧烤炉卖烧烤。曾经那个穿着时髦的富婆,现在穿着牛仔短裤、肥大的T恤,早上拿着勺子卖稀饭,晚上站在烧烤炉旁烤肉串,用她老公的话说,这就是“作”。

最终,筠姐还是没“作”下去,兜里那点盘缠都赔了进去,还负了一屁股债。饭店不得不低价转让,债主每天都盯着筠姐要钱,筠姐告诉他们:“我跑不了,放心,只要我兜里有一分钱,这一分钱肯定是用来还债的。”

筠姐把家里的房子卖掉后,还了一部分欠款。她和老公又在路边租了间小房子住,早上卖早点,晚上卖烧烤,隔三岔五还要安慰债主:“放心,我一定会还钱的,只要我活着。”

有人叹息,早知道今天,何苦当初那么折腾。老公如果在政府上班,她还当她的营业员,他们的日子也不至于这样呀。

筠姐说,世上几人能够先知先觉呀,遇到问题想办法处理就是了,她现在摆小摊每天也乐呵呵的,她说要把早点当事业来做,肯定一天比一天好。

嗯,筠姐有股儿不服输的气场,连她的那些债主都相信,她日后还能辉煌。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