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ZHENGZHOU DAILY
传统商圈腾移力拓发展空间
本周多云为主 或有两次降水
中秋节到绿博园 尽享“傩戏盛宴”
港区党员进农村 服务群众零距离
生食虾蟹要当心 警惕暗藏寄生虫
慈善日 郑州在行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慈善日 郑州在行动
——市领导谈“中华慈善日”

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实施。《慈善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迈入法治化轨道,将成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慈善法》规定每年的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这是一个值得庆祝与纪念的日子。

对于“中华慈善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州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沈庆怀表示祝贺——

在我国第一个法定“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衷心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郑州慈善事业发展的关心和关注!衷心感谢各界爱心人士对郑州慈善事业发展的参与和支持!衷心希望广大市民能积极主动地了解慈善、参与慈善、支持慈善,让慈善助力我们建设幸福、美好家园。早在2007年,我市人大立法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我市独有的“郑州慈善日”,自2008年开始,已举办了8届。目前,以“慈善日 郑州在行动”为主题的第9个“郑州慈善日”系列活动正在我市如火如荼地开展,希望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

近年来,郑州市的慈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的积极支持下,在全市爱心市民的共同参与下,戮力同心谋发展,砥砺前行谱新篇,共同创造了“全国七星级慈善城市”荣誉称号和年捐赠1.46亿元善款的历史新高。在此,我代表郑州市人民政府向省会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之一,一直与社会进步相伴,也一直与人类和谐相伴。在首个“中华慈善日”和我市第九个“郑州慈善日”来临之际,希望我市在已有成绩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凝聚社会各界慈善力量,肩负使命、心怀大爱、共同行动,助力我市慈善事业实现新发展。

一、明确目标任务,突出扶贫济困原则

各开发区、县市区要把慈善事业的发展摆到重要位置,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法律规范、政策引导、社会实施、公众参与、专业运作的工作原则。鼓励、支持和引导慈善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从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入手,在扶贫济困、为困难群众救急解难等领域广泛开展慈善帮扶,与政府的社会救助形成合力,有效发挥重要补充作用。同时,要切实加强基层慈善组织网络建设,不断壮大慈善力量,持续创新募捐救助新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公益活动,逐步在全市形成“人人皆可慈善”的全民慈善风尚,推动郑州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紧扣主题主线,增强慈善宣传实效

今年“中华慈善日”主题为“以法兴善,助力脱贫”,“郑州慈善日”主线为“慈善日 郑州在行动”。要坚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等方式,广泛传播《慈善法》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慈善活动中在发动、在参与、在行动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动员和引导更多人自觉依法投身慈善事业。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采取在广播、电视安排专题节目,在报纸杂志开辟专栏、专版,在互联网站制作信息专题,在微信、微博客户端重点推送等形式,形成合力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要通过慈善宣传进社区、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进家庭等“七进”活动,普及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氛围。通过开展“第三届郑州慈善风云榜样”表彰和慈善周、慈善月等活动,树立慈善榜样,倡导慈心义举,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踊跃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塑造善形象,营造善生活。

三、广泛开展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热情

要在两个“慈善日”活动期间,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唱戏、全民响应的方式,举办形式多样、具有特色、易于参与的慈善活动,让广大群众在爱心行动中感受慈善、领悟崇高。开展《慈善法》学习相关活动,围绕“《慈善法》包括哪些要点”等主题,重点解读和通俗阐释社会各界关注的法律条款、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法律认知和普及意识。要通过大病救助、贫困助学、孤儿救助、贫困老人助养、绿色环保等方面的公益慈善活动,促进爱心企业以“冠名慈善基金”等形式参与慈善,广泛开展“献爱心、暖人心、惠民生”的慈善救助活动。整合社会各界慈善资源,广泛合作,开展大型义演、义拍、义卖、义诊等形式的慈善活动,拓展筹款领域和渠道。积极开展“慈善志愿者在行动”公益活动,号召市民走向基层、服务他人,带动市民参与慈善兴趣,加强市民支持慈善力度。

四、创新载体抓手,打造品牌慈善项目

要重点实施“安老、扶幼、助残、助学、助医、济困、应急救援、公益事业”等慈善品牌项目救助工作。做好项目前期调研,选准慈善项目,好中选优,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慈善项目;要精心策划和包装,重点把输血型救助打造成造血型救助模式品牌,提升项目效应;要加强宣传力度,邀请媒体深度参与到项目中去,做好项目推广和全程式跟踪报道,扩大品牌影响;要加强规范管理,严格规范项目实施流程,提高项目的效率和效益;要激发各方积极性,不仅要做好自身项目,同时要重视开展跨界合作,积极向上争取省级、国家级亮点项目,形成整体合力。

五、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慈善保障制度

2015年,我市已基本建成慈善三级网络全覆盖,县乡村建立慈善工作站,企事业单位、学校建立慈善联络站,形成了上下联动的慈善工作网络。今年,以《慈善法》的实施为契机,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税务机关、金融监管机关、国有资产管理机关、教育部门、海关等有关部门都应肩负起各自职责,加快制定、出台《慈善法》相关政策和措施,使《慈善法》的实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认真探索慈善志愿者队伍建设、管理的有效方式,建立激励措施,提升我市慈善救助服务水平。要加强善款的管理,做到资金使用公开、透明,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要严格建立慈善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培训,提升工作效率,为促进依法治“善”提供有力保障。

十年磨一剑,《慈善法》的出台与实施注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慈善法》让“根本大法”落地,使普通民众都能依法参与社会治理,这是关乎民生的一项重大进步。“中华慈善日”和“郑州慈善日”,又让每一位有着公益慈善情怀的市民朋友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无论是作为捐赠人还是受助人、无论是作为爱心企业家还是慈善志愿者,奉献爱心不论大小、参与慈善不论高低。郑州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爱心市民的支持与参与。

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民参与、全民互动的协同行动中,以首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为契机,汇聚郑州慈善新力量,铸造郑州慈善新成就,共同谱写郑州慈善新篇章!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