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名家新篇
知味
聊斋闲品
新书架
微型小说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知味

筒鲜鱼

丁大成

“有客到来留一醉,园中蔬菜藻中鱼。”客是妻的发小,来自绿城,慕名要吃筒鲜鱼。

论厨艺我不如妻,论做筒鲜鱼妻不如我。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原因大概妻不是土著。

客是知识女性,她要了解筒鲜鱼制作的全过程。我只好当一回教师。

取本地池塘所产花鲢一条约2公斤,刮鳞去内脏沥水。趁此空当拿锯去竹园锯毛竹一棵,截成竹筒。此时正值晚秋,乌桕叶儿红,油茶花白,山菊花黄……客久居平原,面对高山秀水、林海竹海很是兴奋,不停地拍照,却不忘忙里偷闲地问我,为何选中这一棵?我答,此竹直径约5厘米可保证容量,竹龄大概4年可保证竹香。

将沥干的花鲢切块儿,入食盐、生姜、花椒、辣椒等佐料。竹筒壁置三五片竹叶可增竹香,再将鱼块儿放入竹筒里,密封,置于阴凉处一周后即可食用。

客曰,得等一周啊?我说,既来之则安之。客说,俺明天要赶回去上班呢。我取出早先腌制好的两筒筒鲜鱼,客转失望为喜。

秋凉吃筒鲜鱼最好吃筒鲜鱼火锅。

将葱姜佐料入油锅内爆味儿,入适量清汤烧热,再入筒鲜鱼清炖,火到味儿出。客吸吸鼻子,好香!一般的熟鱼一夹就烂,筒鲜鱼肉凝成花瓣状,颇具美感。客夹起一瓣细细品尝道,嗯,肉质鲜嫩,竹香中略带腐乳香,好吃!

我说,但凡名吃皆有典故。客曰,快快道来!

话说北宋年间,黄柏山农家子弟黄花文武双全,屡试不第,还遭到考官的羞辱。一怒之下自命天子,在黄柏山扯一竿“东圣神州九渡莲花国”猎猎义旗横扫鄂豫皖三省九县,劫富济贫,专杀贪官污吏。湖广总督进剿失败,叹苦沟里急写奏折,派快马送报皇上,后自刎狮子峰下。宋徽宗亲自到天波府调兵遣将,杨腊红毛遂自荐为帅进剿。

这杨腊红本是一伙房丫头,却不坠青云之志,摆弄着锅碗瓢勺练就一身武艺。是锥子装在布袋里总要露头的。杨腊红踌躇满志,统领10万精兵浩浩荡荡南下。两军交战从商城城南的头战坪打到黄柏山脚下的百战坪,义军骁勇却不敌善战的杨家军,官军节节取胜。

且说某一日暂无战事,杨腊红亲自下厨做菜准备犒劳官兵,谁知刚把红烧鱼块码好味儿战事又起,杨腊红立即带领将士冲锋陷阵。待数日后战事平息班师回营,杨腊红看看置于竹器里的鱼块已有些臭味儿,心想丢掉又嫌可惜,但看色泽还算新鲜,便用清水洗洗,兑上佐料炖了一大锅鱼汤。将士们吃后齐声叫好!敢问主帅这道菜叫啥名字?杨腊红看看装鱼的竹筒说,就叫筒鲜鱼吧。

美味儿!客吃得津津有味。

我说美女吃美味儿是物有所值,相得益彰。妻不满地说,是吃鱼还是吃豆腐?我说,将嫩豆腐放筒鲜鱼里清炖别有一番滋味儿。妻端来水豆腐。

客边吃边继续着主题说,北宋的天波府应该在开封,开封的风味儿小吃里没有筒鲜鱼。

我说,都说吃在商城,作为商城十大名菜之一的筒鲜鱼不但开封没有,连邻县的金寨麻城固始光山新县都没有。

客问,为何?

我说,正如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所谓地方特色,这里的方言能在开封推广吗?

客感慨地说,看来想吃美味儿筒鲜鱼还得来这儿。

我说,欢迎常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