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神舟问天 再探天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洛阳陈冬家 道贺街坊踏破门槛
两名航天员乘神十一飞向天宫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阔步新长征
“河南制造”助力 “神舟十一号”
“神舟”到底“神”在哪?
1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洛阳陈冬家 道贺街坊踏破门槛

10月17日的洛阳,随着万众瞩目的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带给这座古都的“热度”达到了最高潮。陈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而陈冬的家,受到了外界越来越强烈的关注,不仅大批媒体蜂拥而至,而且道贺的街坊邻居也是踏破了门槛。

老父亲热泪盈眶

“得知儿子陈冬即将乘神舟十一号飞船遨游太空的消息后,太激动太高兴了,当然心里也有一些压力。”10月17日早晨7点,在洛阳市涧西区长春路34街坊小区内,69岁的中铝铜业洛阳公司的退休职工陈树林饶有兴致地说,凌晨5点多就起床了,“睡不着”。

陈树林说,他和老伴黄焱都是郑州人,他在家排行老大,老家在二七区,至今三个弟弟两个妹妹都在郑州。1967年,听说洛阳铜加工厂招工,19岁的他就报名去了,和小他两岁的老伴是同一批,都在实验室上班,兢兢业业工作了41年后,2008年从厂里退休了。

“陈冬是老二,有一对双胞胎儿子,5岁了,我这四五年一直在北京帮助照料俩孙子。”陈树林说,10月14日晚上,他才回到了洛阳老家。他说,得知儿子成为宇航员后,为收看节目方便,专门买了一台电视,“昨天晚上刚送过来”。

7点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时,陈树林把目光朝向电视机,表情十分凝重,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拳头紧握着,当听到总指挥宣布发射成功后,他的眼眶湿润了,眼泪情不自禁地掉了下来:“儿子训练了那么久,太不容易,我为他骄傲!”

小区里一片欢腾

其实,同样激动的还有陈冬及陈树林的亲戚、同学、同事、邻居等。从10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一号召开新闻发布会,确定两位航天员中的一名就是陈冬时,小区里就热闹起来了。很多熟悉的人都给陈冬的父母及亲戚打电话确认、道贺。

“我与陈冬9年没见了,刚刚看到新闻时非常意外,也很惊喜,他之前没向我透露过。”陈冬的一位中学同学说,他随后接到了陈冬的电话,称他母亲在广东帮助照看大哥的孩子,就父亲陈树林一个人在家,让过去帮帮忙。昨日早晨,小区里到处是一片欢腾。

得知原本熟悉的陈冬即将“飞天”的消息后,几十个激动的街坊邻居挤进了陈冬家十几平方米的客厅,一起观看电视节目,“门槛都快被踏破了”,显得非常热闹。

“陈冬,我们期待你凯旋”

陈冬的中学班主任姚志强说,从初中到高中他教了陈冬6年,师生之间感情深厚。“陈冬是班长,很负责,人缘也好,交给他的任务没掉到地上过,我对他很放心,给同学们说,我不在班里时就听陈冬的。”姚志强说,陈冬经过层层考核成为航天员,实现了他的梦想,他为学生感到高兴。“陈冬昨天和我通话时也说到了这一点,感恩那6年时光,中学就打下好底子,我心里也激动,他懂得感恩,我为这样的学生感到光荣和自豪。”

记者走在洛阳大街小巷,伴随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重磅消息传来,很多市民及商户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陈冬,脸上带着家乡人的骄傲:“他是我们洛阳走出去的第一位航天员,也是13年来第二位飞进太空的河南人。陈冬,你是好样的,我们等着你凯旋。”

梦想从嘉兴“起飞”

38岁的航天员陈冬是第一次执行“飞天”任务。出生在洛阳,求学在长春,对陈冬来说,“飞天梦”的起航地却是在浙江嘉兴。2001年,刚从长春飞行学院毕业的陈冬被分配到嘉兴的空军飞行大队,成为一名飞行员。对飞行技术精益求精的陈冬曾写下安全飞行1500小时的纪录。从普通飞行员到中队长、副大队长,再到大队长,陈冬的进步可以用飞速来形容。2010年5月,通过层层选拔考核,陈冬成为航天员队伍中的一员。

陈冬在空军部队历任飞行中队长、团领航主任、副大队长、副参谋长等职,参加过全军、空军一系列重大演训任务。荣立三等功两次,2008年被所在师评为“十佳”飞行员。

在嘉兴,陈冬不仅取得了事业上的飞速进步,还在这里收获了爱情,与一个嘉兴姑娘喜结连理,并在南湖之畔安家。陈冬的夫人是嘉兴市港航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性格开朗阳光,他们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夫人对陈冬的事业非常支持。

郑报融媒记者 石闯 南湖晚报记者 曹起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