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神舟问天 再探天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洛阳陈冬家 道贺街坊踏破门槛
两名航天员乘神十一飞向天宫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阔步新长征
“河南制造”助力 “神舟十一号”
“神舟”到底“神”在哪?
1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两名航天员乘神十一飞向天宫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阔步新长征
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这是航天员景海鹏(右)、陈冬在出征仪式上挥手。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两名航天员景海鹏(右)和陈冬在火箭发射瞬间敬军礼(摄于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指挥控制大厅大屏幕)。 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据新华社甘肃酒泉10月17日电(记者 李宣良 王玉山 李国利)天宫刚起航,神舟又出征。10月17日,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下,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入太空。

7时30分,火箭起飞。575秒后,船箭分离。约600秒后,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7时49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发射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累计有11名航天员14次圆梦太空。

继完美执行神舟七号、神舟九号任务后,“非常享受自己工作”的50岁的景海鹏三度飞天,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录。“在偶像杨利伟的感召下”加入航天员队伍的38岁的陈冬,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位飞天的男航天员。

一个多月前的9月15日,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发射成功。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将于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其间,两名航天员将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神舟十一号的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将完成探索试验阶段,并在将来转入空间站阶段的常态化运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张育林说。

作为人类开展空间探索的最佳平台,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最高目标,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