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的一针一线
手掌里的能量
温暖的秋雨
老公的“咱妈”哲学
儿时的郑州烩面
忽然冬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爱的一针一线

朱宜尧

万家灯火

孩子小,老妈每周来我家一次,帮我看孩子。

老妈在农村生活,极其节俭,就连袜子也要缝补,家里至今还留有缝补袜子用的袜桩。

那天老妈来,穿一双松松垮垮的旧皮鞋,鞋尖的皮子已经掉了。我问老妈,老妈说是她捡的。我听了,很生气。你说我们儿女过得都挺好的,也经常给老妈买衣物,可老妈穿得很寒酸。那天在扔垃圾时我顺手把老妈的鞋给扔了。老妈发现鞋不见了,问我,我装作不知道,给妻子使个眼色,妻子把她刚买的运动鞋给了老妈,说这鞋穿着大,不舒服。老妈一穿,正合适。妻子还安慰老妈,一双旧皮鞋丢就丢了,不过,多亏了您能穿,要不还得去换。老妈这才心安地穿上了。

老妈不愿意穿新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地过日子。她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家里的旧衣物,要扔的,老妈细心地收起来,洗干净,袖头和裆部有破的地方,一针一线地缝补好,叠放在柜子里。有能穿的,她不拿走,悄悄地放在了卧室的门口。

回到家,看见干净而整齐的衣物,我和妻子既心酸又愧疚。

老妈有件运动服穿了十年之久,灰色的布料失去了原有的色泽,袖头磨损了,不知缝了多少遍了,针码密密匝匝的,清晰可见,不管上街,还是串门,她都全然不顾地穿在身上。

其实打开老妈的衣柜,随便挑一件,都比这件好,可老妈专捡旧的穿。没办法,只有扔了,找不回来了,老妈这才死心塌地。不过,即便扔掉,老妈还会再从衣柜里找一件最旧的穿。

这一切源于节俭惯了,一辈子的习惯,很难改变。

衣柜里尽是我们穿过的,扔掉的,还有一些布头、线绳。打开老妈的衣柜,好像翻开了时光的点读机,伴着温馨而幸福的记忆纷至沓来。

每日的缝缝补补,练就了老妈的心灵手巧。妻子有件不穿的毛衣,老妈改了件毛裤。从毛衣到毛裤真是让人叫绝。儿子特爱穿,跟姥家人显摆。岳母翻过来,调过去,怎么也弄不明白。儿子说,是奶奶做的,然后摇晃着小脑瓜儿,美滋滋的。

老妈已经八十六了,虽说耳不聋眼不花,可背已然弯得不能再弯了,走路蹒跚的样子看了让人心酸,但她却依然坚持为儿女们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做些力所能及的。她的衣柜里永远都是用旧的衣物和布头。就现在,我还穿有老妈缝过补丁的内衣,我没感觉有什么异样,相反,老妈这一针一线,永远是最温暖、最贴心的爱。老妈用针线连起来的,不仅仅是衣物,还有那延续不断的节俭家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