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的一针一线
手掌里的能量
温暖的秋雨
老公的“咱妈”哲学
儿时的郑州烩面
忽然冬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儿时的郑州烩面

赵成义

城市记忆

从小喜欢吃烩面,吃了半个多世纪了,至今仍乐此不疲,毫不厌烦。但凡上街吃饭,首选还是烩面。

吃烩面时,我常想起奶奶。奶奶在世时是我们家的“一把手”,独揽财政大权。兴许是奶奶一生只有我父亲这一根独苗的缘故,她对我这个宝贝长孙视为掌上明珠,全家吃穿优先考虑我。学龄前,恰逢吃大锅饭年代,街道上设立一个大伙房,几十户居民集中到那里排队吃饭。奶奶唯恐我吃不好,就隔三岔五地带我上街解解馋。

记忆中第一次上街去饭店吃饭,就是去郑州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饭店吃烩面。不承想这第一次吃烩面,就使我对烩面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为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粉条,而那时的烩面中普遍放有相当多的粉条,且煮得不是太浓,筋道顺口。依稀记得这家饭店坐落在大同路西头路南,门脸不大,屋内只有几张桌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羊肉比猪肉便宜。羊肉烩面也比以猪肉作饵料的肉丝面、炸酱面、臊子面等面食便宜。相当长一个阶段是大碗收四两粮票,两毛多钱一碗,小碗收二两粮票,一毛多钱一碗。当时不像现在大碗面和小碗面的区别只是少一坯面,而是所有原料统统少一半。那时的烩面没有现在配料多,没有黄花菜、木耳和鹌鹑蛋等东西,只有羊肉、粉条、海带丝和香菜。记忆深刻的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的烩面中普遍放有一种俗称为咖喱粉的调料。该调料泛油黄色,香麻且多少有点滋辣,别有一番味道。那些年吃烩面的人还不是很多,食客大多是搬运工人及蹬三轮车或拉着架子车沿街叫卖煤土的下力人,因为烩面实惠,花钱不多却能填饱肚子。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伊始,郑州烩面逐年升温,渐渐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大众美食。各个经营烩面的饭店门前,都是人声鼎沸门庭若市。人们端捧着粗瓷兰花的烩面大碗,或蹲或站满头大汗吃烩面的场面,成为郑州的一道特别市景。

限于计划经济和社会消费水平的制约,截至上世纪80年代初,省会经营烩面的饭店不是特别多。我的记忆中,老坟岗有两家,南关街德济桥附近有两家,解放路、福寿街、一马路、东大街、西大街、花园路、碧沙岗等处各有一家,而几乎所有的饭店都是晚上7点钟打烊。当时流传着“吃夜饭,火车站”的口头禅,晚间,整个郑州只有火车站对面有几家饭店营业。其中我小时候经常跟奶奶去的那家饭店生意甚好。据奶奶讲,这家名为老乡亲饭店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了,起初该饭店是棚房,卖烩面、泡馍、丸子等,是郑州最早经营烩面的饭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