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昨玩西城月 青天垂玉钩(书法) 韩湘人
立 冬
勿言古城太荒凉
星空不再仰望
长白山游记(国画) 戴成有
《愿我在最美的时候遇到你》
走进吴起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坐在门外等了好久的病人进来坐下,开口第一句说道:“刚才那个老爹爹挺遭孽的,得这重的病没人管,净当劳动力使了。旧社会的长工还没得这老的。”

我也有同感。

一口药盘出龙肉价

病人常常会跟我说:“医生,这药好神,一次就见效。”

我说:“那当然了。这药比黄金还贵,黄金才一克300多,这药是以毫克为计量单位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呀。”

病人点头称是。

说笑归说笑,有一回,我还真遇到“高价药的故事”,听起来说起来都像个笑话。

老先生平时身体很好,活到七十五岁没进过医院的门。现在村里没地了,但他是个会过日子的精细人,照常在房前屋后种点儿小菜,跟老太太两个人吃就够了。老太太偶尔买点儿时鲜菜、大棚菜,他会嚼(唠叨)半个月,老太太经常讲他小气。此外,他还有一个毛病:胆小、晕血,见血就倒,鸡血鱼血都晕,更别提人血了。一次剃头师傅给他剃头,突然“哎哟”一声,说把他头皮拉了一下,他还没感到疼,心里想:出血了……人就倒在地上,人事不省。幸好,每次过一会儿就自己醒转了。

这次,他是着了凉,稍微有点儿咳嗽,不发烧不喘气的,也就没上医院看。老太太听见他夜里咳,讲:“你买点儿药吃。”他哪里舍得花这个钱。

混了几天,感冒好得差不多,他在家里拖地,突然在桌上看到一瓶止咳糖浆样的东西,拿起来晃晃,只剩了个底子,扔掉怪可惜的。虽然感冒快好了,喝个糖浆总没错,正好物尽其用。

这么想着,老先生就喝了一口:咦,味道不对,怎么像酒?再一看,是老太太擦关节的外用风湿药。老先生反应挺快,自己压了压喉咙,抠了点涎出来,就算过去了。

中午,住城里的儿子开车回来看父母,一家人边吃饭边聊天,老先生就把自己吃错药的事当个笑话说。儿子一听就急了,马上带老先生到我们医院看急诊。急诊医生听听看看,没发现什么问题,但是问老先生那药的名字,他说不上来——瓶子已经扔垃圾箱,垃圾刚刚出门前也甩了——如果只是红花油当然关系不大,就怕药里还有别的成分。

老先生给医生问得有些心慌,害怕起来。正在这时,进来一个外伤患者,自己用手捂着头,血顺着指缝往下淌。急诊医生起身正准备处理,只听这边“咚”一声,老先生倒下了。

把医生吓得,惶急火燎送到病房,说是药物过敏性休克。病房医生更不敢怠慢了,赶紧移送监护室,一边通知我去抢救,一边把各项检查都做了,吸氧、监护全上了。

待我赶过去,老先生已经醒了,检查结果出来了,各项指标都正常,监护也正常。我奇怪好得这么快,再一问老先生,他懊丧地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满监护病房的人都笑了。

老先生自己也苦笑,说:“省了一口药的钱,花了这许多冤枉钱。”

我打趣说:“豆腐盘成肉价钱了。”

他一本正经答:“这哪里是普通的肉,这是龙肉。”

好人

要过春节了,门诊病人却一点不见少,大多是想趁年前看病开点儿药,迷信说法是觉得过年上医院晦气。

我屁股不挪窝地一直看到下班时间,眼看门口没有病人了,隔壁诊室传来锁门的声音。我站起身,伸伸腰和脖子,准备洗手下班。

刚关了电脑,门口一个人影一闪,又晃了回来,是个60多岁的男子,貌不惊人,穿着旧棉服,手里还拎个大行李包,看上去沉甸甸的。他拿着号单问我:“看病在这里吗?”我说,“下班了,去急诊吧,”看他脸色不好,想:只当做个好事吧。接过号单,电脑重新开机,“算了,我把你看完再走吧。”他有点儿局促地跟我道歉:“耽误您时间了。”坐下,把包放在双腿间夹得紧紧的。

原来,他刚刚在开车时突然心慌,心跳很快,当时人就快要晕过去,眼前也模糊了,出了很多汗。亏他还晓得把车开到路边停下。

他坐着歇了会儿,自觉好些了,抬头发现正巧在医院旁边,就挂了个号。我一听大概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检查了血压心跳,开检查单:“你应该是心律失常了,去查血做心电图,我估计你要住院。”

他一听就急了,双手直挥:“医生我不住院,你给我开点儿药吃就行。”

怕住院的病人不只他一个,我说:“住不住院的,检查你总要做,我才知道该开什么药给你呀。”

他觉得有理,接了单子,拎包要走。

我说:“心脏不好还拎着重物满楼跑,出事我可负不起责。包就搁这,没人拿你东西,我帮你看着。”看那包四角都磨得起毛了,能是什么好东西?老人就是这样,啥都当宝。

他犹豫一下,把包放下,走了。

我起身把他的包踢到桌子下面,别说,还挺沉。一时没事,就晃到候诊大厅看一眼电视——都关了,又上了个厕所,刚晃回来,他也进门了,手里拿着报告:果然是心律失常,还好没有缺血。

我劝他最好留院观察,哪怕一两个晚上也好,否则万一在高速路上或者哪里发作了怎么办?他还是坚持只开药不住院,说他有事,要宽限两天,已经打电话叫人来接他了,路上不会出事。

各人的命强求不得,我开好药方签好字,递给他时还是问:“什么事比命金贵呢?我搞不懂你。”

他说:“医生你不晓得,我带了一二十号人做工程,年底好不容易才结清账,一百多万在包里,我要赶回去给大家发工钱好过年。”

一百多万?一百多万什么?我傻了,指指桌下的包,他点点头。我脑海中闪现出各种拖欠工钱、跳楼索酬、黑心老板的报道新闻,脱口而出:“你真是个好人呀,”又说,“那你可千万注意,一忙完就要看病,好人要活长一些。”

这时,接他的人也来了,弯腰从桌底把包拽出来。我说:“你心也真大,一百多万就交不认识的人管。”

他冲我笑:“我知道你是好人。”

我想起我到处晃悠,把一百多万孤零零地撂在那儿,真是汗哪。

9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