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灵魂深处的安详 康 宁 初识胡建民是在2009年。一次企业家座谈会上,一个40岁左右、中等个子、敦实憨厚、操着一口普通话的男子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就是胡建民,祖籍荥阳市,幼时随父母在东北成长,1991年随父母回迁荥阳。他并不是什么大老板,拥有两个小厂,一个生产水泥下水管道,一个生产汽车轮毂,年收入也不多。 此后不久遇上一件事,一个22岁的孩子刚从部队复员回来就查出了白血病。为了看病,家里花光了积蓄,东借西凑,还是凑不齐治病的钱,只好出院在家中苦熬。我召集部分企业家座谈,想为这个孩子筹些资。刚介绍完情况,胡建民就站起来说:“看他还需要多少钱,我捐款。”接着,企业家们纷纷解囊,当天下午患者就重新回到了医院。 2012年,荥阳全市开展“感动荥阳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时任荥阳电视台台长李建宏谈起了胡建民。胡不是很有钱,但每年都拿出不少钱资助贫困学生,事迹特别感人,电视台一直想宣传,但是都被拒绝了。我马上电话联系胡建民,时间不长,胡建民就风尘仆仆来到了。他穿一身工作服,裤脚磨得已经发毛,脚上一双很旧的运动鞋还有补过的痕迹。我开玩笑说:“大老板穿得很朴素啊。”他不好意思地搓搓手,腼腆地说:“我穿衣服不讲究,不露肉就行。”接着就谈起记者采访的事,他诚恳地表示:“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帮那些贫困孩子,这点小事搁不住宣传。再说,我不善言谈,站在台子上会浑身不自在。”再三劝说,他依然态度坚决,我只好作罢。 2013年“感动荥阳十大人物”评选开始后,我再次与胡建民沟通,他一接到电话就说:“您饶了我吧,我最怕在大庭广众面前露脸。我也不想被人议论。”最终,胡建民还是拒绝接受采访。 2013年至今,胡建民累计向社会捐款682万元,救助贫困大学生619人次。 一次机缘,我与胡建民有了一次长谈。 “建民,你是党员吗?”他摇摇头:“党员都是些思想很先进、各方面很优秀的人,我一个小个体户,哪里有资格入党啊。” “你信仰宗教?”他头摇得更厉害了:“不!不!” “你挣钱也不多,为什么要坚持每年拿出这么多钱资助那些你素不相识的人呢?” “我觉得他们可怜。前几年,我听说一个农村的单身母亲,辛辛苦苦养大了儿子,在接到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当晚,却跳河自尽了。家里太穷,她本人有病,家里能凑到的钱要么给自己看病,要么供儿子上学。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特别难过。” 谈话的当天,他用微信给我发了一幅书法作品:作恶之可怕,不在于被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于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详。 这也许是胡建民的真实心态吧。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