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喜见外弟又言别(书法) 李业茂
先贤祠
陈寅恪的情爱观
舌尖上的豫菜
《平步青云》
高涧落寒泉(国画) 杨近白
一辈子的积德话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陈寅恪的情爱观

陈鲁民

国学大师陈寅恪,虽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但并不是个死读书的书呆子,同样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爱情。他曾和多年挚友吴宓探讨过情爱观,提出情分五种:“(一)情之最上者,世无其人,悬空设想,而甘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丽娘是也。(二)与其人交织有素,而未尝共衾枕者次之,如宝黛等及中国未嫁之贞女是也。(三)又次之,则曾一度枕席,而永久纪念不忘,如司棋与潘又安,及中国之寡妇是也。(四)又次之,则为夫妇,终身而无外遇者。(五)最下者,随处接合,惟欲是图,而无所谓情矣。”

揆情度理,陈君所言五种情爱观,第一种是文人骚客空想出来的,是在那种极端压抑闭塞环境里的畸形例子,再加上神神鬼鬼,死去活来,现实生活中可忽略不计。第二种则类似于柏拉图的精神恋爱,虽两情相悦,耳鬓厮磨,早已心心相印,但终究未及男女之欢,成为一生遗憾,除了宝黛,还有梁祝,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第三种男女间虽有一夜之欢,但无奈分开,一直念念不忘,正所谓“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如电影《廊桥遗梦》里的已婚女性弗朗西斯卡与《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金凯德有了一夜情,但面对迟来的爱情与家庭责任,弗朗西斯卡选择了后者,罗伯特则选择了成全。短暂的完美之恋换来了半生的彼此怀念。

这第四种,则是绝大多数人自觉或无奈的选择,也是传统的固定模式,或平淡如水,或激情似火,但都是守规矩不胡来的人,其中又可细分若干类。学者张中行曾对这第四种情爱进行过解读,将此分为四类: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可意是最佳婚姻,即有情人终成眷属,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神仙伴侣,如《浮生六记》里的沈复与陈芸,现实生活里的冰心与吴文藻,梁思成与林徽因,钱钟书与杨绛等,夫唱妻和,琴瑟和鸣,令人羡慕不已。“可过”与“可忍”,则是无数个家庭的真实写照,他们相濡以沫,波澜不惊,以平淡为基调,以稳定为准则,拉拉扯扯地过日子,即便有点磕磕碰碰、矛盾纠纷,也都在可以忍受范围之内。“不可忍”自然是最糟结合,其时情意荡然,缘分已尽,实在过不下去了,既然已“是可忍,孰不可忍”,唯有散伙走路一途。

至于陈君论之第五种,此等人到处拈花惹草,四下播撒“情爱”,唯有性欲做主,全无忠贞可言,“家中红旗不倒,外边彩旗飘飘”,就是列宁批评过的那种“杯水主义”,亦是动物本能的随意放纵,确系等而下之的滥情之人,不说也罢。

重视爱情,追求爱情,但不赞成爱情至上;既不把爱情神话化,也不把爱情当游戏,对爱情负责,反对见异思迁的感情出轨;不把爱情看得重于一切,而只当成生活的一小部分;视爱情为财富,而不当成包袱;愿为爱情增砖添瓦,反对为爱情寻死觅活,这就是陈寅恪的情爱观。正因为如此,他劝慰因失恋痛不欲生的朋友吴宓说:“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娶妻不如人,又何耻之有?娶妻仅生涯中之一事,小之又小者耳。不志于学志之大,而兢兢惟求得美妻,是谓愚谬。”

或曰,情爱一场,在法国是喜剧,在英国是悲剧,在意大利是歌剧,在美国是闹剧,在日本是丑剧。你的情爱是一种什么剧呢?喜剧,悲剧,闹剧,抑或丑剧?看完陈寅恪先生的情爱观,或许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抉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