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馄饨名考
帽子别解
王继兴书法
缑山夜月
《美国文明三部曲》
坝上人家 母传德 摄影
《长城》:西方故事 中国风格
散文诗
藏头八雅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帽子别解

吴文玺

帽子的功用是保护头,出现得相对比较晚,衣服和鞋出现很多年以后人类才发明了帽子。陕西临潼邓家庄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一件半身陶塑女俑,是人类最早的戴帽子形象,帽子的历史据此可以推断到6000年前。这个女俑也验证了《后汉书·舆服志》上的话:“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冒皮,就是戴着皮帽子。注家说,“冒”是“帽”的本字。《说文解字》里写作“冃”,“冃,小儿、蛮夷头衣也。”冃,是甲骨文的写法,象形,像一个头套。金文写作冒,会意,表示半套头部,露出眼睛。许慎之后,“帽”字出现,加“巾”旁,强调“帽”从皮质过渡到布质。《乐府诗集》:“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这是典籍里第一次用到“帽”字。帽子只是古代“头衣”的一种,“头衣”包括普通百姓戴的帽子、头巾、葛巾、帻巾、幞头、风兜,也包括帝王贵胄戴的冠、冕、弁等。

有人说,帽子是舶来品,理由就是许慎的“蛮夷头衣”。南蛮东夷之物,中原人称之为“胡帽”。其实汉人也戴帽子,只是没有冠、巾一类首服流行罢了。《汉书·隽不疑传》说,平帝刘衎始元五年(公元5年),有一男子乘黄牛车来到皇宫北门,自称“卫太子”,“衣黄襜褕,著黄冒。”大白话就是穿着黄夹袄,戴着黄帽子。

推动中原开展“帽子运动”的是曹操。为了解决战争期间物资匮乏问题,曹操设计制作了简易的帽子“帢”。《博物志·服饰考》:“汉中兴,士人皆冠葛巾。建安中,魏武帝造白帢,于是遂废(葛巾)。”帢“以色别贵贱”,曹操定白色为最高贵色,“白帢”遂成时尚。但这种白帽子此后屡遭非议。东晋人干宝在《晋纪》里说,“缟素,凶丧之象也。”白帢被视为不祥之物。曹魏流行戴白帢,历46年亡国;西晋流行戴白帢,历52年亡国。所以,《晋书·五行志》将白帢列为“服妖”。不只颜色不吉,“帢”字也是凶字。“毁辱之言也,盖革代之后,劫杀之妖也”。帢读如“恰”,与掐死之“掐”同音,注音时与“劫杀”反切。白帢因此遭冷落,渐渐演变成为丧服,后来孝子所戴“白孝帽”即由此来。

白帽子沦丧,头巾再起。宋时,无论普通百姓还是文人、官宦皆喜扎头巾,并由此扎出不少名堂。譬如苏轼的“东坡巾”,程颢、程颐的“程子巾”,黄庭坚的“山谷巾”。这些头巾其实是一种软帽子,类幞头。宋太祖赵匡胤有一幅着黄袍的标准像,头上戴的帽子就是“幞头”。这是一种“四角幞头”,俗称乌纱帽。

明刘若愚《酌中志》说,乌纱帽“以竹丝作胎,真青绉纱蒙之,自奉御至太监皆戴之。”晋代起,就有人戴乌纱帽,高的、矮的、圆的、方的都有,制式不尽统一。别出创意的人还在纱帽上“平施两脚,以铁为之”,也就是在帽子两侧各伸出一支帽翅,里面加上铁丝骨架。幞头式的乌纱帽在隋唐时代就有流行,分为软、硬两种样式。《旧唐书·舆服志》:“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官员戴的乌纱帽是其中硬幞头的变化形式,幞头下面带有两条用于束系的飘带,帽翅便是飘带的变种。宋太祖赵匡胤对大臣在朝堂上交头接耳很是不满,于是加长帽翅,令其总长长于肩宽,如果有人再窃窃私语,就会碰掉帽子。为了避免走路时帽翅乱颤,官员必须练习特定的走势,四平八稳,昂首阔步,于是又衍生了迈官步和端架子。

明代乌纱帽的定制是前低后高呈台阶状。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下诏:“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大明乌纱帽的两翅袖珍了许多,牛舌状,宽寸余,长约半尺,是官吏的标准制帽,平民百姓敢有问津者一律治罪。到清代,乌纱帽废止,取代的是顶戴花翎,官员出了问题,直观的革职方式就是摘去顶戴花翎。可见,头上有一顶帽子多么重要,如果没有帽子,被革去的可能就是脑袋。

因为帽子丢官甚至丢命的事,不算少。《资治通鉴》一百四十二:魏主谓任城王(元)澄曰:“朕离京以来,旧俗少变不?”对曰:“圣化日新。”帝曰:“朕入城,见车上妇人犹戴帽、著小袄,何谓日新!”对曰:“著者少,不著者多。”帝曰:“此何言也!必欲使满城尽著邪?”元澄因此被罢免,成为历史上因为别人戴帽子自己丢官的第一人。致人丢命的帽子是绿帽子。绿帽子的叫法大约自元朝始。彼时蒙古没有娼妓,草原上的男女只要两相情愿,就会天当被子地当床,无须专设场所。蒙古人挥师南下中原,忒看不惯中原人捂弄出来的妓院。于是元朝规定妓女须着紫衫,在妓院里做工的男人须戴绿头巾,以示与普通人的区别。男男女女最惧怕的绿帽子就这样诞生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乃奇耻大辱,不共戴天。有仇必报,有耻必雪,快意恩仇,尚勇之道。为了这顶不是帽子的帽子丢了性命拼了性命的,不知其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