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启明小学
蕉荫(国画) 何彦萍
覆水难收
《雪球帮:为什么世界是今天这样的》
雪地(国画) 朱勇
火锅控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编者按:近日,海燕出版社推出了一本传记——郑州的一位老同志,深情回忆了自己的父亲在党的隐蔽战线上的传奇人生。父亲用他的一生,彰显了对党的忠诚,从他的身上,我们深刻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无名英雄以及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历史。

为了体现本报连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自即日起,本报将同时推出两部连载,交替刊登。敬请读者朋友留意。

出身贫寒,走上革命道路

我家祖籍天津市,父亲祁文山(原名宋一文,曾用名宋长富),1917年4月出生于天津市侯家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爷爷(宋庆云)、奶奶(宋靳氏)共有七男二女,父亲排行老六,全家靠爷爷做木工活、卖水果、干苦力维持生计。我奶奶的娘家姓靳,当年在天津是很富有的人家,她的哥哥靳维郁是当年天津卫有名的“新八大家”之一范竹斋的妹夫。当年,范家和靳家都住在天津的东北角海河北狮子林桥附近的关帝庙下坡,他们都是吃苦耐劳的城市贫民百姓,范家以挑担走街串巷卖饺子为业,靳家开个小粮店做点小买卖,两家关系甚好。后来,两家靠辛勤劳动,经营有方,逐渐富裕起来。他们便从关帝庙的贫民区搬到海河南城里的城隍庙鼓楼附近,靳宅和范宅距离很近。范家住在城隍庙南头一条胡同里,靳家住在城隍庙东的桥子东。靳家有一个宅院,范家有两个宅院。后来,靳、范两家结为亲家。范家女儿嫁给靳家儿子靳维郁为妻(靳范氏)。范竹斋老先生(1869—1949)多年独资或合资经营棉纱,被称为天津“纱布业八大家”之一。范老曾任北洋纱厂经理。我奶奶宋靳氏性格刚强,很有骨气,再困难也不去求人。用她的坚强和勤劳支撑着这个贫穷的家。奶奶勤劳善良,聪慧漂亮,勤俭持家,严教子女。听爸爸说,当年他上小学的时候,这个学校是贫民学校,穷人家的孩子免费上学。那时,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家里穷没钱买,奶奶就用面口袋染上蓝色,做成校服。她常常教育爸爸说咱们人穷志不短,咱和他们比学习。爸爸高高兴兴穿上奶奶一针一线为他缝制的校服。爸爸很争气,学习成绩门门第一。每天晚上睡觉前把奶奶亲手做的校服叠得板板正正,倍加爱惜。爸爸小时候很懂事,每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都要想着家里还有没有做饭的米面,时常捡些路边的小劈柴棒和废纸回家让奶奶烧火做饭用。

1901年,袁世凯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1902年他将原驻保定的总督衙门移往天津,将海河北岸原淮军的海防公所改为直隶总督衙门。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方便来往京津两地,迁天津新址后,在河北种植园南侧,袁世凯修建了新车站,俗称“北站”。1903年车站建成,又修了一条从新车站直达衙署的大马路,命名“大经路”。1946年改名“中山路”。为了与河对岸沟通,1903年将原来的窑洼木浮桥,改建成双叶承梁式钢架桥,因是钢结构,故称“金钢桥”。后经数次改建,如今,坐落于中山路南端、横跨海河的金钢桥,是天津市内重要的交通桥梁之一,已成为海河上壮丽的景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生存,爷爷常带着未成年的大伯、二伯在洋行干苦力,他们也曾在改建金钢桥时干过活。当时两位伯父因为年纪小,家里又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不久就先后得了痨病(肺结核)因没钱医治而相继离世。我的两个未成年的姑姑在家做手工活补贴家用,她们没日没夜拼命地赶活,先后也都感染上痨病,家里一贫如洗,连糊口都十分艰难,哪里有钱治病,一年之内,她们也先后离开了人世。短短两年间,眼睁睁看着四个本该活蹦乱跳的儿女因为贫病交加而离去。一次又一次致命的打击使得我那坚强而苦命的奶奶终日以泪洗面,精神恍惚,在思念儿女的极度悲伤中一病不起,不久便撇下最让她牵肠挂肚的我父亲和七叔含泪而去。不久,爷爷也因承受不住这接连的巨大灾难而积劳成疾离开人世。父亲15岁就父母双亡,又经历了四位哥哥姐姐的逝去。生活的艰辛,亲人的离去让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充满了仇恨。为了生计,1931年他随在道清铁路当工人的三哥来到了河南焦作。

道清铁路是我国较早的铁路线之一,也是河南省境内第一条铁路,1907年3月3日正式全线通车。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意大利人罗莎第以代理牧师身份,打着调查“中日战后情形”的旗号来到中国,发现了焦作这块蕴藏着优质无烟煤的宝地(焦作无烟煤被英国女王称为“香砟”,选作皇家专用)。罗莎第返回欧洲后,1897年3月在英国伦敦坎农街 10 号按照英国法律注册了英意联合公司福公司,随后在北京设立办事处,由英国驻沪总领事詹美森任总董,策划掠夺焦作的煤炭资源。他们采用施加压力、玩弄经济手段等方式,迫使清政府就范,并通过河南巡抚刘鹗做福公司买办,以拓展福公司在华业务。1898 年 3 月 27 日,由光绪皇帝钦准,清政府总理衙门与福公司签订了《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运输各色矿产章程》合同九款,1902 年 7月20日,福公司在未经清政府正式签约批准的情况下,公然开工修筑道口三里湾码头至焦作矿区的铁路。该年年底才与清政府议定道(当时浚县道口镇,今滑县道口镇)泽(当时山西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铁路章程。次年,清政府允许福公司修建“道泽铁路”的道口至清化(当时河内县清化镇,今博爱县清化镇)一段线路。

与道清铁路开工的同时,福公司便在它的煤矿南边1公里的地方租用了12万平方米土地,修建铁路机修厂(当时为河南省最大的现代机修工厂)和其他铁路设施,从中划出2万平方米(今焦作市道清学校所在地)组建道清铁路管理局。当年英国福公司构建道清铁路管理局时购买中国土地还立有界碑,上面用汉字刻写:“福公司界石”。

此时,道清铁路工程远未告竣,而所开矿井因水大仍未出煤,英国福公司资金短缺,加之担心筑路养路费用无着落,为转嫁困难,便让英驻华大使照会清外交部,欲将该铁路卖给清政府。11月,清政府委派中国著名铁路工程师、候选知府詹天佑前来勘察铁路,查对账目、察看工程,对已建线路及车辆等设备最后核价61.46万英镑,比英国福公司索要的75万英镑卖价少了13.54万英镑。

由于山西人民坚决反对,道清铁路往泽州方向不能施工,转往河内清化镇。1907 年 1 月 20 日,柏山至清化镇段竣工,工期 5 个月又 20 天,道泽铁路更名为“道清铁路”。

3 月 3 日道清铁路柏山至清化镇通车,即道清铁路全线通车,当天举行道清铁路通车仪式后由道口开出了第一列特别快车。

1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