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红薯面条
新月与火堆
岁月留痕意久长(国画) 王学俊
闺 蜜
《九州·海上牧云记》
营救(油画) 曹又允
母 子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道清铁路横跨浚县、滑县、汲县、新乡、获嘉、修武、河内7县,全长150.446公里,此时,道清铁路监督局办公大院已建成,4月,道清铁路监督局全部人员由道口三里湾处移至焦作办公。焦作车站开办货运业务,以运送煤炭为主。当年,焦作路矿学堂隆重举行开学典礼。这是外国公司提供经费在我国创办的第一所铁路矿业大学,也是河南最早建立的一所现代高等学校。

1922年6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与李大钊委派共产党员童昌荣为道清铁路特派员,常驻焦作,指导道清铁路的工人运动。8月,作铁路全体工人组织了“道清工人俱乐部”。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同日晚8时许,道清铁路工会为声援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同情罢工,罢工工人在共产党人贺道培及工会领导下,组成工人纠察队,并发布命令,征发车辆,并一度占领道清铁路管理局办公大楼,使道清铁路陷于瘫痪。这次罢工虽遭挫折,但坚持“九日之久,后京汉五日才恢复工作”。当时的道清铁路局局长办公楼遗址,到 1996年才被拆除。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共产党人罗思危受中共中央河南特派员王若飞的指派来到焦作,在焦作扶轮小学召开工人积极分子会议,决定组织焦作路矿罢工。12日,发表《焦作煤矿工人罢工宣言》,随即举行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

焦作路矿工人罢工的消息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毛泽东在当年12 月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称赞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

1927年,道清铁路英籍人员全部撤离。道清铁路监督局改为管理局,由中国人全部接管。1928年4月,焦作铁路职工医院成立,铁路工人浴池及道清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等也相继建立,是焦作市最早的公共浴池和消费合作社;同年,焦作道清铁路公园建成,为焦作市最早的公园。

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与蒋介石公开决裂,中原大战即将爆发,当时内战频仍,道清铁路的车辆绝大部分拨归军用,商运几陷停顿。后又因道清铁路和煤矿方面关系紧张,双方的发展都受到影响。南京国民政府派地质学家、后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的翁文灏以整理专员之职亲来焦作,在一年多的任职期间,扩大道清铁路运量,亲自到北京商请京绥铁路局将多余车辆廉价租赁给道清铁路,使道清铁路收入迅速增加。同年12月5日,南京政府铁道部撤销道清铁路管理局,道清铁路改为平汉线支线。

父亲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来到焦作。并于1932年进入焦作扶轮小学读书。这所小学始建于1923年9月,是北洋政府交通部创办的高级小学。1927年由道清铁路局接管,更名为“道清铁路职工子弟学校”。1933年暑假后,国民党左派人士韩秩吾到扶轮小学任校长,一扫焦作教育界的沉闷空气。韩秩吾是河南修武县磨石坡人,1925 年加入国民党,曾任国民党豫北特派员,1929 年因不满蒋介石独裁统治,离家谋生,在北平阅读了马列主义有关书籍后,思想陡转,毅然返回焦作,服务桑梓。在任扶轮小学校长期间,他聘请进步教师,允许思想争论,针砭时弊,支持并暗中保护进步人士。一些共产党员如杨乃峰、李萍等先后被聘到扶轮小学任教,利用三尺讲台和办墙报等形式,宣传抗日,揭露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在教师中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成立了有四五十人参加的文艺研究会,作为学生公开团体,组建童子军,维护学校秩序,使扶轮小学成为焦作当时的红色堡垒。我父亲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品德又好,有两位老师对他特别关爱。这两位老师一位叫李导民(新中国成立后任新乡市铁一中校长),一位叫杨洗尘,他们都是中共地下党员。一年冬天下了场大雪,杨洗尘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作文题“雪”。有的同学写道:“啊!雪是银白色的世界!”有的同学写道:“大雪让庄稼盖上了棉被,来年我们就能吃上白馒头。”都是赞美雪的。而我父亲却写道:“大雪过后,不知又有多少穷人无家可归,冻死饿死在街头,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借雪来痛骂不平等的黑暗社会。“九一八”事变后 , 父亲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及镇压人民、屠杀共产党员的行为极其不满 ,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背着斗笠在日头下走(故意把太阳写成日头),日头照得我头昏脑涨。于是我摘下斗笠 , 戴在头上,我抗日。”父亲说,如果被捕,我就指着太阳说我抗的是这个日。父亲鲜明的抗日立场,被李导民和杨洗尘两位老师看中,根据父亲的表现,负责辅导学生自治会的杨洗尘老师1933年介绍他加入了CP(青年团),并把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父亲接受革命思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到焦作后住在其姑母家,他表兄是一位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焦作铁路矿业大学的学生,1927年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牺牲了。表兄留下不少革命书籍,如《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还有许多宣扬革命的日记及手稿。每天晚上父亲在油灯下都要读到深夜,父亲就是从这里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为他以后投身革命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

在学校,父亲按照地下党的指示,组织学生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父亲每天清晨四点起床,跑步到学校,先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再开始读书。他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常常都是年级第一名。父亲遇事沉着冷静,办事公道,在同学中威信很高,同学之间有了矛盾都找他帮助解决。当时,父亲有六个同学非常要好,他们是陈学义、刘德新、郑法恺、李德铭、凌振汗、宋长富。李德铭叔叔是当年焦作扶轮小学这个“六君子”中唯一健在的,现已97岁高龄。他身体健康,思维清晰,在学校他的小楷写得最好,现住开封,是河南省著名的书法家。三年前我找到他,当得知我父亲传奇经历后,老人家眼含热泪、激动不已,他感慨挥笔作诗一首,以表达对少年同窗深深的怀念之情:

先生高怀似冰清,气若幽兰势若松;一片丹心报国家,数页青史留芳踪;天降大才还大用,香岛风云细经营;肩负重任入虎穴,刺密力抵下百城;万击千磨铁打汉,两袖清风一世功;津门自古有志士,国有英雄号无名!

李德铭叔叔回忆说:“你父亲在学校学习好、威信高、办事稳健、善于思考,处理事情公平合理,学生之间甚至家长之间有矛盾也找他解决,我小楷写得好,他仿宋体写得好,老师们都让他刻蜡版。”

2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