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可以失败 但不能没有尝试
宋美龄轶事
奇妙的动物医生
戴对首饰益健康
老年人要重视精神养生
汉唐如何惩处“不孝”杨 华
听听那冷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宋美龄轶事

王 丰

在一些评价中,宋美龄总与“垂帘听政”“妇人干政”等字眼放到一块。但在宋美龄身边亲随、左右的眼里,这位夫人却是一位童心未泯、爱吃、爱美的可爱老太太。

花甲之年学国画

宋美龄学画国画时,已经是花甲之年。宋美龄为了学画画,可以茶饭不思。每到下午,她就一个人钻进自己的书房埋头学画,画室的地面到处是她画坏揉作一团的废画纸。

某日,正当宋美龄又在一个人闷头学画画的时候,蒋介石一声不响跑到她的书房,在宋美龄背后静静地观看她画画,大概是蒋介石看见宋美龄画的国画还不是很成熟,就在后面忍不住笑了起来。宋美龄听见是蒋介石的笑声,马上脸色凝重地回过头来,瞅了一眼蒋介石:“笑什么?没看过画画吗?”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宋美龄后来的画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六十年代,宋美龄的画已经臻致圆熟,连蒋介石的办公室都到处挂满了宋美龄的画作。

酷爱吃鸡骨头

宋美龄是出了名的夜猫子,夜愈深宋美龄反而愈清醒,到了半夜,她肚子也饿了,就叫随从:“你饿不饿?请你替我到冰箱里拿些火鸡肉来好吗?”

宋美龄固然喜欢火鸡,可是,她却从不吃火鸡肉块的部分,她一向是把火鸡肉塞到随从的碗里,自己啃火鸡骨头吃,她说,火鸡骨头才有味道。

大约吃了几天的火鸡肉以后,随从就有些发腻了,宋美龄的宵夜时间,也成了随从的“头痛时间”。有次,她又要随从吃肉,随从实在受不了了,就索性告诉她:“报告夫人!我不适合吃火鸡肉,我吃多了之后闹肚子,我可以不吃吗?”她看随从确实是面有难色,也不勉强就说:“你可以去看冰箱里,吃一点点心啊!”随从连声称谢,她仍旧在那儿啃火鸡骨头,啃得津津有味。

童心未泯

尽管贵为“第一夫人”,宋美龄也有她天真可爱的一面。有一次,她一直盯着一个女性服务人员的头发瞧,忽然,她冲着那位小姐问道:“你头发上绑的彩带是什么地方买的?你可以帮我买一些回来吗?”

那是一条很普通的丝带,是以前年轻女孩绑头发用的,十分便宜。那一次共为宋美龄买了十几条丝带,宋美龄很高兴,一连两天头发上都绑上这些鲜艳的丝带。

隔天下午,宋美龄还是绑上彩色丝带,和蒋介石一起到官邸花园散步,就在散步的途中,宋美龄突然问蒋介石:“达令!你看看我头上绑的这个发带怎么样啊?好不好看?”蒋介石扫了一眼,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种丝带不都是小女孩绑的吗?”那天散步回去之后,宋美龄就悄悄把丝带收了起来。

摘自《宋美龄的美丽与哀愁》

大师的遗产史飞翔

蔡元培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曾任国府委员、司法部长、教育总长、中研院院长、北大校长、北京图书馆馆长等多重职务,可谓“位高权重”。可是,他晚年旅居香港,生活极端拮据,生病后无钱请医,常常苦熬支撑。

1940年3月3日晨,蔡元培起床后刚走到浴室,忽然口吐鲜血跌倒在地,继而昏厥。两天后,溘然长逝。

蔡元培死后无一间屋、一寸土,且欠下医院千余元医药费,就连入殓时的衣衾棺木,都是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代筹。  梅贻琦 1955年11月,梅贻琦从美国回台考察创办清华原子科研所及台湾清华大学,由于他掌握着数额巨大的清华基金,所以许多人纷纷接近他,企图捞油水。可是他们哪里知道,此时的梅贻琦却经济拮据,62岁的太太还在纽约打工。

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大医院,享年73岁。梅贻琦生前随身携带一个手提皮包,住院后一直放在床下。两星期后,秘书在众人见证下启封皮包,里面装的是清华基金账目,一笔笔清清楚楚地列着。  胡适 胡适曾说:“金钱不是生活的主要支撑物,有了良好的品格,高深的学识,便是很富有的人了。”然而,他任驻美大使期间却要借债度日,还要节省各方面开支。

卸任后,旅居美国,为生计所迫的他时常拿着两个纸袋上街去买菜,1962年因心脏病猝发倒地逝世。秘书王志维清点遗物时,发现除了书籍、文稿、信件外,仅留下135美元。  傅斯年 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因脑溢血病逝。逝世前几日,他还在为董作宾(1895—1963,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刊行的《大陆杂志》赶写文章赚稿费,他对妻子俞大綵说:“你嫁给我这个穷书生,十余年来,没有过几天舒服的日子,而我死后,竟无半文钱留给你们母子,我对不起你们……你不对我哭穷,我也深知你的困苦,稿费到手后,你快去买几尺粗布,一捆棉花,为我缝一条棉裤,我的腿怕冷,西装裤太薄,不足以御寒。”

几天后,董作宾把稿费送到傅家。此时傅斯年已魂归黄泉,不再需要棉裤了。

摘自@中国历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