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道德 让课堂焕发活力
深耕绿色校园 厚植环保理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深耕绿色校园 厚植环保理念
——二七区春晖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二七区春晖小学创建于2005年8月,现有35个教学班,2600多名学生,90余名教职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德慧双修”的办学理念,依托校训“感恩”,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养正慧通”品牌。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学生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教育部首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河南省绿色学校、河南省少先队红旗大队、河南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文明单位、郑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校本课程建设先进单位、二七区教育工作特殊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所持之以恒践行环保精神,宣传绿色理念的学校,近年来,春晖小学明确把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之一,本着“尊重生命,关注生活;感恩自然,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致力于形成“美丽校园”—“绿色管理”—“环保课堂”—“生态家庭”的教育链条,充分发挥环保育人效果,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008年,春晖小学被评为郑州市绿色学校,2014年,该校又获得河南省绿色学校殊荣。与此同时,该校自行开发的“环保体验行”校本课程荣获全国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课程资源一等奖等多项大奖,独立编排的音乐剧《渴望蓝天》作为特邀节目参加首届河南省环保人物颁奖典礼。不久前,春晖小学还成功申报国际生态学校,成为我市第一所获此荣誉的小学。该校的环保理念得到社会各界一致认可,被环保部中国环境文化教育专家委员会和《环境教育》杂志社授予2016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校称号,走出了一条具有春晖印记的绿色教育之路。

本报记者 李 杨

国际生态学校委员会全体委员合影

学生在足球场对垃圾产生情况跟踪监测

实施绿色管理 滋养健康身心

教师在公开课上讲授环保知识

春晖小学坚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管理和主题活动齐头并进,多管齐下,诠释了环境保护教育的真谛。

在学校的鼓励下,各班都成立了环保兴趣小组,制定了活动计划。环保小组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并经常参加校内外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学生还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广泛关注环境问题,内容涉及地球、天空、大气、河流、森林、水质、城市、动物保护、噪声、臭氧层、生态平衡、能源“三废”利用等方方面面。

创建国际生态学校启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更是成为创建工作的主力军。在学校生态委员会的指导下,孩子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收集了大量资料和数据,对学校垃圾处理的整体情况、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并撰写了《二七区春晖小学校园垃圾问题调查评审报告》。在报告的推动下,学校总务处、大队部、科学教研组等处室,联合成立了校园垃圾暨校容校貌整治工作小组,出台了《春晖小学垃圾分类处理行动计划》,明确了学校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是垃圾分类处理方面需要完成的任务,为创建国际生态学校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在此期间,学校陆续开展了垃圾分类回收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主题班会、“给垃圾安个家”作文比赛、环保主题歌曲大家唱、“垃圾的未来”主题绘画评比、“变废为宝”科学小制作等主题活动,评出了“垃圾分类示范班”“环保小卫士”。通过活动让每个孩子动脑动手,全程参与,把决策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出了“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创建工作宗旨。

构建环保课堂 树立节约意识

学生深入社区进行公益宣传

学生的绿色环保之行

倡导绿色家庭 共筑和谐社区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的环保意识和习惯对全社会环保风气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春晖小学坚持践行“通过一个学生唤起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多个家庭,多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环保精神,通过家庭与学校结合、社区与学校结合,倡导全社会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特别是在创建国际生态学校期间,为了达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学校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共建单位代表共同为创建工作出谋划策,还积极与办事处、辖区以及市政、环保机构沟通合作,开展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普及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对创建工作进行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和支持创建,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通过一年多来的努力,校园中各种垃圾的比例分布更加平衡,白色垃圾数量明显减少。操场、走廊、楼道不再是校园垃圾的高产地,故意丢弃垃圾的比例逐步降低。更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是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率,还是学生在垃圾分类方面的自觉程度,都有了极大提升。而在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获取途径上,通过学校、家长和社会获取知识的人数大幅增加,说明通过像创建国际生态学校这样的“考试”的推动,不仅是学校,全社会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都随之提高,无论是家庭观念还是社会风尚,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金山银山,不如给子孙留下碧水青山。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作为教育人,我们的担子更重些。创建国际生态学校不易,巩固创建成功更难。但再难,我们也会坚持走下去。实践环保理念,推动低碳生活,演绎绿色文化,传播生态文明,这不仅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更是我们对孩子们的承诺。”站在新的起点,春晖小学校长白春荣对未来充满信心。

打造美丽校园 陶冶高尚情操

春晖小学校园面积小,生源压力大,周边环境复杂,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学校改造校园环境的决心。从2005年建校至今,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校园的绿化工作,下大力气净化、美化校园环境。每年除了上级部门拨付的经费外,学校还多方筹措资金,保证用于环境改善的投入,将草、灌、乔相结合,树木与花卉并存,盆栽与地栽互补,大片绿化与小景布置穿插,使校园成为四季有绿,春、夏、秋三季有花的园林式校园。节假日,学校还购买盆花装点校园,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通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落实责任,加强养护,创新采取“见缝插绿”“窗台绿化”“楼顶绿化”“墙角绿化”等形式,因地制宜进行绿化植物的选择,真正实现了绿化工作的精细化、多元化、立体化。

在教室和办公室设立“绿色角”:葱茏的玉树、顽强的仙人掌、可爱的观音莲、逗人的含羞草……学校的每一处都彰显着绿色的希望,每一点都流露着生活的美感,让蓬勃的生机充溢课堂、沁入师生的心扉。此外,该校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过厅、走廊、楼梯两侧等地方设置《三字经》、《弟子规》、棋盘、对联、书法作品、名人肖像等装饰物,和花草树木相得益彰,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共同营造出高雅、清新、舒适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校园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也被运用到生态文明教育中来。学校以课程为抓手,以教材为载体,采用多层次挖掘学科教材中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多渠道落实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集合点、全方位开发实践活动中环保教育的拓展点,传播生态文化,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技能和环境素养。

该校在1—6年级都设立了环境专题教育课程,学期初制定环境教学计划,学期末做好课程评价,确保环境教育落到实处。教师根据所教学科,整理出有关环保方面的教学内容,在备课中体现教学目标,利用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渗透。充分发掘各学科各册教材中,与主题单元密切联系的环境教育,实现环境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此外,学校还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课程研讨、“环境教育”知识培训,定期举行“环境教育”课程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等,记录师生成长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使学生感受到环保问题的严重与紧迫性,学校还开发了“环保体验行”校本课程,从认知和实践两方面入手,结合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水、空气、食物、垃圾等,了解雾霾、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对人类不利的影响,引导学生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形成自己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认识,自觉树立科学、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美丽的校园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