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唐诗里的中国
侠士气与人情味
绿林侠义黑白观
名著撷英
生命始于50岁
手写的情书
看方格图可发现早期“老黄斑”
腹有诗书气自华
十招止住打嗝
如何正确“排毒”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唐诗里的中国

吴克欣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在此背景下,唐诗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是我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无数文人骚客歌咏盛唐,一幅幅有关唐朝的瑰丽画卷就从这诗歌中呈现出来。走进唐诗,就仿佛走进了这盛唐里的中国。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的耳畔……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多么豪迈的唐诗啊!

寒山寺的钟声余音袅袅,舒展双翼穿越时空 ,飞越红尘,似雁鸣如笛音,声声谱回肠。世事更迭,岁月无常,更换了多少个朝代的天子!唐宗宋祖,折戟沉沙,三千粉黛,空余叹嗟。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唯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依然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消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 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唐装在身!唐诗在手!祖国在心中!

摘自@无锡百草园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