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笑林往事
“宪”的梦想
地下作物
何时算幸福
庄子之狂
影响中国历史的 十篇政治美文
施用了激素 草莓也能吃
燕窝营养价值几何
四大名著“扇子”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施用了激素 草莓也能吃

马冠生

生活新知

动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靠体内的激素进行调控,植物亦是如此,它会合成各种植物激素,负责调控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休眠、脱落等过程。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

随着各类植物激素的结构和作用被研究清楚,我们已经可以提取或人工合成某些植物激素或结构类似物,人为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这些物质被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的正常合成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包括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然而很多时候,这些条件并不能尽如人意。当植物自身的激素合成紊乱时,就会影响生长和结果。有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植蔬菜水果就不用“看天吃饭”了,当气候等原因造成植物自身激素合成不足时,就可以人为施用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加以弥补,有效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达到稳产增产、改善品质等目的。

网上流传着很多识别“激素草莓”的方法,包括看个头大小、是否空心、果实形状等,其实都是不靠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只是用来弥补植物自身激素合成的不足,而非网友们臆想的“神药”,它无法改变植物的品种属性,并不能对植物进行脱胎换骨的大改造。

很多人一听“激素”两个字就紧张,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然而,激素只有跟体内的激素受体结合以后才能发挥生理作用,我们体内压根儿就没有植物激素的受体,吃进去的植物激素在我们体内无法产生效应。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水果完全可以放心吃。

摘自《中国妇女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