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郑报融媒记者 覃岩峰 史治国 姚辉常 文/图 晚上7点多,荥阳市汜水镇新沟村已是炊烟四起,正是大家忙完农活做晚饭时候。挂念着帮扶对象余大娘,荥阳市农委副主任程东霞一下班便急急忙忙带着精准扶贫明白卡,往余兰英家中赶去。 山路狭窄、弯多,并不好走,程东霞却把车子开得很稳当,显然对于这条路非常熟悉。“余兰英是今年村里新增的贫困户。去年三儿子因为出车祸,一直在家静养,老人单独照料着。”同行的荥阳市驻村第一书记雷巍向记者介绍着情况。 轻车熟路赶到余兰英家时,年过八旬的老人正在院里喂鸡,看见程东霞进门,老人赶紧迎了过来。 和老人寒暄几句,程东霞就“盯上”老人家中新装的窗纱。她用手指压了压窗纱,看是否装得紧实。“前天,我们发现老人家中的窗纱坏了,就找人给装了新的。”程东霞说,天气热了,没有窗纱,蝇虫就会进屋,老人哪能受得了。 “去年的低保是多少、别人给咱家捐了多少钱?”……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坐下,程东霞就拿出精准识别人口普查表,仔细询问老人家里情况,认真填写。“原来家庭收入数据统计得不全,这次再核实一下,补充最新情况。”程东霞说,精准扶贫一定要从数据入口把好关。(下转六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