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抓好各项改革协同发挥改革整体效应 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
把握国家发展机遇 推进“一国两制”实践
穆斯林群众欢度开斋节
从地中海到东太平洋 “国际郑”朋友圈越来越大
“海浪花”慈善基金 送关爱到郑州舰
中国标准动车组 “复兴号”呼啸而来
“龙湖镇撤销”虚假消息查处情况披露
距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还有92天
我市全面完成消除疟疾目标
记者探寻古迹 助力新沟旅游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市全面完成消除疟疾目标

本报记者 汪 辉 王 治 通讯员 袁中良 刘战伟 文 丁友明 图

我市全面消除疟疾了!

6月14日至16日,省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对我市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考核评估。考核组认为,郑州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并颁发了“郑州市达到消除疟疾目标”证书和匾牌。

据悉,1938年花园口决堤,郑州疟疾疫情肆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市也曾出现过两次疟疾爆发流行,是严重危害全市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后经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多部门共同努力,全市近6年没有发生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2016年全市各县(市)区全部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验收。

市疾控中心主任王松强表示:“虽然我市目前已经消除疟疾,但输入性病例形势严峻,疟疾防控仍任重道远。”

消除疟疾 全市的共同目标

疟疾,在我国称“打摆子”、脾寒、瘴气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疟”为“热寒休作,从疒,从虐,虐亦声”。“虐”的释义为“残(暴)也”。汉代人已认识到疟疾周期性发热发烧等症状。它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蚊虫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形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称潜伏期。间日疟有长短潜伏期,短者一般为12~30天,长者可达1年左右;卵形疟与间日疟相仿;恶性疟一般为11~16天;三日疟一般为18~40天。初发患者发作前3~4天常有疲乏、头痛、不适、畏寒和低热等。典型的症状有:有周期性发冷、发烧、出汗等症状,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重症病例可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等症状,主要并发症有脑损害、胃肠损害、休克、溶血、严重的肝肾损害、肺水肿、严重贫血、异常出血、低血糖、酸中毒等。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