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抓好各项改革协同发挥改革整体效应 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
把握国家发展机遇 推进“一国两制”实践
穆斯林群众欢度开斋节
从地中海到东太平洋 “国际郑”朋友圈越来越大
“海浪花”慈善基金 送关爱到郑州舰
中国标准动车组 “复兴号”呼啸而来
“龙湖镇撤销”虚假消息查处情况披露
距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还有92天
我市全面完成消除疟疾目标
记者探寻古迹 助力新沟旅游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记者探寻古迹 助力新沟旅游

郑报融媒记者 覃岩峰 史治国 姚辉常

从郑州市区驱车顺着沿黄快速路一直往西,半个多小时,过汜水河大桥便可看到路南侧立着“新沟村”指示牌,与其他乡村不锈钢的指示牌不同,新沟村的指示牌是木制的,古香古色,颇有些唐风汉韵,显示着这里厚重的历史。

在新沟村蹲点已有两周时间,记者与村委干部座谈交流,爬坡下山走访农户,了解新沟村的历史,寻找这里的古代遗存,以期给新沟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助一把力。

“覃记者,我带你去看看村里的几棵古树。”昨日,阴霾几日的天气放晴,一大早,63岁的新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季顺便敲开了记者的房门。

与季顺老人从村委出发,沿南边山路上行10多分钟,来到新沟村的一处民宅旁,便可以看到一株树干呈螺旋状扭曲生长的古柏树,树叶茂密,枝干苍劲。“前几年,荥阳市林业局来这考察过,估算这棵柏树有30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们老百姓看来这棵柏树应该有3300多年。”季顺说,之所以说这棵柏树有这么长的历史,是因为在当地流传着很多商代丞相傅说的故事,在当地群众看来,这棵柏树是傅说故事流传至今的见证。

季顺介绍,傅说是商代时古虞国汜水傅岩人,由于虞、虢两地交界处乃中原兵家必争之地的交通要道,山涧的流水常常冲坏道路,筑路的奴隶们劳作很繁重,傅说动恻隐心,为减轻奴隶劳役之苦,在古汜水县傅岩孙村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新沟村,发明了“版筑法”提高筑路效率,并因此而闻名遐迩,后被商朝武丁起用,举为丞相。

“根据明清历史记载,这里一直建有‘傅说祠’,一年四季香火不断,但如今在柏树后只剩下民国时期建的土地庙,显得太冷清。”季顺说,这几年,有不少专家和商家前来考察过,但最终没有结果,村里一直希望有专家能挖掘下傅说文化,商家能对这里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发展旅游业,带动这里的村民增收致富。

相比柏树,村里现存600多年的古槐树位置不太好找。在一处杂草丛生、破落无人居住的民宅旁,一棵主干侧卧的古槐树虽然枝繁叶茂但却显得有些落寞。“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树上拴过马,至今还有拴马的铁桩在。”抚摸着树干,季顺陷入沉思。

(下转六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