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谁拥抱过你
先生的灯盏
仁山智水听风吟(国画) 朱坤芳
不知道比知道好
《这个世界不欠你 》
晨晖(油画) 蔡卫星
迷路的人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迷路的人

♣ 胡金洲

没去过成都,儿子要我到成都去散心。提前给我买了飞机票,预订了客栈。机场大巴把我送进成都老城区。司机叮嘱说,前面过三个红绿灯就看到客栈了。看不到,就找一头凶巴巴的大铜牛。再不济,铜牛旁一棵大椴树上面居住着一群小鸟,听也就听到了。

成都的巷子像扯乱的棉花套,相互之间纠葛不清。走了一圈我回到了原点。幸好天色未晚,光线还算充足。我是近视眼,最怕过马路。结果,我不得不再次从原点出发。我母亲有一句名言,路在嘴上。问到一个站在路边东张西望的老妇人,老妇人拿询问她家的热情对我,说,我来告诉你!折身把我引到两条胡同交叉的一个宽阔场子上,抬起胳膊,颤颤巍巍一连向前方指了三条隐隐约约套在一起的小道。我面露沮丧说,大妈,我知道了,您请回吧!

迈出一百多米,身后又传来老妇人的声音,哎!在右边!我回头看看,她却趔趔趄趄小跑着跟上来了。呶!右边!我跟你说在右边!我赶紧回话,谢谢!您回吧!

走进右边的胡同,我下意识回头,老妇人仍站在那儿,抬起胳膊和头一起向我点点,明确肯定我的大方向没有出现错误。恍惚间,我仿佛见到母亲。我母亲生前经常给人这样指路,反复的有些嘶哑的叮嘱飘在小街里。

走出胡同却犯了难。胡同口出现了两个岔道。我再次动用自己的嘴巴。问到一个甩马尾辫的背包女孩。女孩闪动着清澈的眼睛,磕磕巴巴地说,我是韩国学生,第一次来中国,我喜欢中国,我喜欢成都!可我不知道路!我笑了。人都一样,到一个陌生地方,都会产生讨好心理。但愿她回国也能这么说。

丫头!成都也喜欢你呀!突然,老妇人在我身后叫了起来,转头对我说,我晓得你会迷路的,在那边一条巷子,晓得啵?

我无法不惊讶。我向她鞠了一躬,大妈!多谢!您让我这张嘴都失去问路的功能了!

老妇人像个孩子,笑得很得意。果然门口有一头大铜牛,铜牛旁有一棵大椴树,枝繁叶茂,鸟鸣啾啾。实际上,这条小道一过去就是我下榻的客栈。真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啊。

我搁置好箱包,洗了一把脸,走出客栈,怕走远,在直溜溜的胡同里遛弯。

天暗了下来,虽然朦胧,但看得见近处的人和房子。快出胡同口时,我一眼发现老妇人坐在前面的石条凳上,弓着腰,捶着自己的腿。看去,像一尊凝固雕塑。

我跑过去,双手扶住她,大妈!您怎么啦?摔跤了?她侧过脸看着我,腿老毛病犯了。

您应该在家呀,怎么……一个人出来了呢?我知道自己明知故问,但她的眼神告诉我,她好像已经不记得我了。

家里就我一个人,想出来走走。

侧过脸,问我,你在这儿住啊?看来,她确实把我忘掉了。

我问,您住哪儿?

我住宽窄巷子,隔壁有个拴马桩。

哦!我们是邻居!我也住那儿!

就在那!老妇人抬起手指指,却指向了凶巴巴的大铜牛。我愣怔在那儿。来了一个戴红袖箍的小伙子,大叔,有需要帮助的吗?

我们找拴马桩。我说。

好的!小伙子和我搀扶着老妇人向大铜牛相反的方向走去。门口……门口有个拴马桩……你们知道拴马桩不?古时候当官的大门口拴马的石绾子……老妇人依偎在我怀里,边说边抬起胳膊颤颤巍巍指着“回家”的路。有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她说,拴马桩从没拴过马,只拴过一匹怀孕的黑毛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