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庆祝建军节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大地 “双拥”之花并蒂开
有一种情怀叫“拥军”
阅兵气势恢宏,让我深深震撼
沙场点兵气吞山河,让人热血沸腾
飞行老兵重温入党誓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有一种情怀叫“拥军”

本报记者 李 娜

1948年,解放郑州的战役打响,彼时的郑州硝烟战火,金戈铁马战场上,英勇无畏的郑州人民投身战争,用一米一饭、一衣一力为解放军送去关怀和帮助,他们用鲜血和热忱,共同谱写过也许可以被誉为最早的“双拥故事”。

时光流转,精神依然在传承。

而今的郑州,正大阔步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而努力,与此同时,“双拥”的故事依然在这片厚沃的土地上演——军民情深,军民共建,成为动人的“城市表情”。

又逢“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90个华诞。铁马冰河的日子里,在这里,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和平发展的岁月里,在这里,军民鱼水情深共创繁华。

特殊的日子里,记者再次走访那些在“双拥”故事中凸显出的人和事,感受他们的情怀,重提他们的精神——

薛让妮:45名孤儿战士的好妈妈

提起“拥军模范”薛让妮,在惠济区古荥镇可谓是家喻户晓。 33年来,她在拥军之路上不断前行,每逢“八一”、春节等节假日,都要为当地驻军子弟兵送去慰问品,并同时义务开展各类拥军服务。她被驻地部队官兵亲切地称为“薛妈妈”。

“1982年冬天有一天,一辆货车冲进了我家的小吃店,当场致两人死亡、11人受伤,情况非常危急,古荥的驻军很快就赶来救援。那个时候我就下了决心,咱老百姓不能忘了军人对咱们的好。”薛让妮说,自那之后,她就走上了拥军之路。每年元旦、八一等重要节日,她都到军营慰问子弟兵。在她的影响下,镇上十多家个体商户先后加入到拥军的队伍。在镇工商所的大力支持下,还成立了“古荥志愿者拥军小分队”“文艺宣传队”“义务理发队”,深入军营为子弟兵服务。

拥军路上,薛让妮特别关心部队中的孤儿,33年来,她关照过45名孤儿战士。现在,其中8人入党,4人立功,12名获得优秀战士的光荣称号。

“咱对军人付出了爱心,他们也回报了我关心……”薛让妮说到这里,眼睛红了,“2009年我丈夫去世,家里生意倒闭,孤儿战士李爱国、孙占民给我寄钱,还有其他的战士给我打电话、写信……”

薛让妮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走上拥军之路,一做就是32年。她的事迹被辖区群众广为传颂,她先后荣获郑州市“优秀兵妈妈”和“拥军模范”称号,还荣获过郑州市“劳动模范”“文明市民”“三八红旗手”称号。2015年入选“中国好人榜”并获“助人为乐好人”称号。

郭振:烈火雄心铸警魂

1988年出生的郭振依然一脸的稚气,可他还有一串“头衔”:“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见义勇为好青年”“优秀士兵”“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个人”……

现任河南省公安消防总队郑州市支队火车站大队车站中队中队长助理的郭振,入伍已经10年。10年间,他用一腔热忱和责任感,守护着市民的安全。

10年来,郭振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330余次,营救被困群众16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340余万元,特别是在2009年“2·18”万博商城火灾、2010年“2·28”侯寨大桥客车坠河事故、2011年“5·27”南曹乡甲醇厂爆炸事故、2012年“9·16”远达石油火灾等重大灾害事故处置中,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虽然过去很久,但郭振的故事依然被很多郑州人记着:2013年10月29日晚8时许,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一市民电动车被抢。此时,郭振正在站岗执勤,面对受害人的求救,他闻声冲向歹徒,猛追300多米,一把拦下骑电动车的歹徒,一边保护受害人,一边与歹徒展开生死搏斗。搏斗中身体多处受伤,最终将歹徒制服。面对受害者的礼谢,他婉拒后,说“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言毕,他又回到哨亭继续站岗……

刘永芳:把拥军变成“家风”

25年的时间,可以让一个中年人变成耄耋老人,时间会改变很多,对于刘永芳一家来说,“拥军”却是不变的“家风”。

在新郑市新建路办事处东大街有一户17口人的大家庭——刘永芳一家,他们致富不忘党恩,连续25年真情拥军,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拥军之歌。

1978年以来,刘永芳全家开始做生意,期间,他带动全家积极纳税,还主动动员身边的个体户依法纳税。

刘永芳常说:“致富不能忘党恩,报恩先报解放军。”20多年间,每逢“八一”建军节,他都要到驻新郑市部队为战士们放一场拥军电影;春节期间,他到部队给战士们拜年,一起吃年夜饭;新兵入伍,他带领全家到部队欢迎;老兵退伍,他为战士送行……20多年来,刘永芳投入的拥军资金有十几万元。作为新郑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会长,在他的带动下,周围有30多名个体户纷纷加入拥军行列,给战士送去书籍、电脑等物品;给战士们拆洗被褥、理发等。

2000年“八一”前夕,刘永芳由于身体原因,将拥军接力棒交到他儿子刘洋的手中。刘永芳说:“拥军是全家的宝贵财富,拥军接力棒要代代相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