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 井
秋实(国画) 孟 超
鲁迅故里
生命如果重来
茉莉花(外二首)
《匈奴的子孙》
母女俩(摄影) 孙建辉
读过的书不会忘记你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书人书话
读过的书不会忘记你

♣ 王小渠

【一】

侄女的男友,研究生毕业后,被北京一家软件公司录用,月薪一万五。我悄悄做了一下对比,他上一个月的班,我要奔波150天。

大学毕业,侄女去了郑州发展,为了爱情,也许为了承诺,他辞去了北京的工作,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成功入职一所高校。我去串门,见到一张邮寄账单,一千多元,嫂子说这是他中转寄回行李的资费,一个巨大的包裹,全是书。

不难想象,或厚或薄或轻或重的那些书,在午后的阳光里,在清冷的月华下,如一抹阴凉,似一杯暖茶,陪伴抚慰了漂泊者几多孤单寂寞的心绪,托付承载了拼搏者几多攀云步月的梦想。

【二】

山乡的清晨,总是来得早。如无意外,传来的第一缕声音,无疑是他的读书声。毛诗的铿锵孔武,陆词的抑扬顿挫,朱自清的素朴缜密,徐志摩的深情哀婉,最后少不了的是,大段整章的英文对白。清音朗朗,叫醒我的耳朵。

接到通知,世界银行组织要来考察万亩果园项目,要求做好接待。分管办公室的他,自然责无旁贷,忙得不亦乐乎。

孟冬十月,繁霜霏霏。许是受了凉气,同行的翻译官突患感冒,声带嘶哑,几乎说不出话来。一筹莫展之际,他轻声说了句"我来吧",然后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以标准的发音,流利的表达,完成了整场翻译,无半点涩滞,惊艳全场。

你读过的书,不会忘记你,更不会辜负你,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与你不期而遇,让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三】

刚读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在他的笔下,一位豁达乐观的智慧长者,身披蓑衣,脚蹬芒鞋,拄着竹杖,面带微笑,缓缓走来。

苏东坡一生卷在政治漩涡之中,流谪跌宕,但却活得光风霁月,至刚大勇,亢言直论,不稍隐讳。他能狂妄怪僻,也能庄重严肃;有梦幻的觉醒,也有顺从的忍受,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园乞儿,像一阵清风,来去自由自在。

《苏东坡传》成书于1936年。其时,林语堂客居美国,国内影响渐微,他渔经猎史,遍览文献,把一个“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苏东坡,从历史的尘烟中拉回到现代人面前,如椽之笔绘就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林语堂因此蜚声国际,再登事业高峰。

林语堂复活了苏东坡,苏东坡成就了林语堂,相得益彰,皆大欢喜。无怪乎,乔治·马丁在《权力的游戏》中写道:"读书的人,一生能体验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度过自己的一生。"

【四】

金庸先生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一出场便轻松收服了两位绝顶高手萧远山和慕容博,识破各人练功的破绽,历来被视为金派小说中的第一高手。

实际上,他的日常工作仅是扫地,何以练就如此神乎其技的武功,自然与其博览武林秘籍,海纳百川,加之心无旁骛、融会贯通不无关系。

事实上,胸中有墨,腹有诗书,无论身处庙堂之高还是蛰居江湖之远,它们都会是你行走尘世的铠甲和武器,能够帮你抵挡突如其来的八方冷箭和各种荒凉。因为这个世界很现实也很冷漠,没有那么多你自以为是的安全感,不读书的日子,走投无路将会是你的必经之路,而当你打开书页,拥抱世界的同时,整个世界都将会是你的背景。

【五】

掘土见泉,登山望景。一本书或许只是一束微光,但是十卷百卷、千卷万卷,很有可能就会汇聚成为一盏明灯,在黑暗中照亮方向,让你遇到一片前所未有的生机,认识一种洞幽知微的坦然,不再对哪个日子怀有幼稚的狂热,而对所有的日子怀有柔和的爱意,珍视每一个早晨和黄昏,还有每一次落雪和轻风。

爱上读书,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