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3版:十九大时光 盛世华章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忘初心守情怀
现在生活最幸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不忘初心守情怀
100岁
老人每天坚持在院子里行走

本报记者 覃岩峰 文 宋 晔 图

岁月,留下一道道皱纹。

在南阳路瑞丰园小区100岁老人贾希丰这里,岁月还留下了一名共产党员对生活、工作的信念职守,初心不改。

采访贾希丰老人颇费了些周折,原本已和家属联系好,但随后家属又打来电话,听说记者专程采访,老人说不能因为自己耽误别人工作,婉言谢绝。直到最后记者承诺只是采访顺路过来聊会儿天,老人才勉强答应。

走进小区,老人正坐在木椅上晒太阳,看到记者进来,连忙摆手示意女儿、女婿招呼记者。

“我爸的思想工作可不好做,一辈子的老党员,最怕占公家便宜,麻烦别人。”女儿贾翠堂说,父亲一辈子都正直,对儿女要求很严格,能自己做的事绝对不会麻烦别人,啥事都会用共产党员的标准去评判。

老人年纪大,听力不好,记者一直附在耳边和老人交谈。老人出生于河南孟县,20多岁的时候来郑州跑生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在郑州市蔬菜公司工作直到退休。

和很多老年人一样,贾希丰老人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报纸、看新闻联播,天天不落。出了门,老人喜欢在小院里晒晒太阳,看院子里其他老人下象棋。“我好下棋,可水平不中。”提起自己的这点“爱好”,贾希丰笑的异常灿烂。

老人现在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在女婿刘红亮眼里,这不是老人的“本意”。

“三年前,岳父母还单独住一起,自己买菜做饭,但母亲一走,让父亲一个人生活,怎么可能放心,于是就接了过来。”刘红亮说,老人年龄过百,但身体硬朗,自己上下楼梯都不让人扶,特别好强,不服老。

在女儿贾翠堂眼里,父亲的长寿主要在于作息特别有规律,早上5点钟起床,晚上8点钟睡觉,甚至夜里2点上厕所,都很准点,不用人叫。只要天气好,一年四季都会出来转转,乐呵呵的,心态好得很。

看着女儿、女婿和记者对话,老人听不清,但却一直微笑着点头,眼中尽是慈祥。

“党的十九大开了,多好啊。”对着记者的镜头,老人不停地整理帽檐,挺直腰杆。老人话语简短质朴:“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祖国越来越好,自己的身体也会很好。”

身体好,不让家人牵挂,不给社会添“负担”,始终关心党和国家大事——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