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4版:十九大时光 盛世胜景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市伴着我成长
感叹赶上好时代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感叹赶上好时代
104岁
李贵兰老人和女儿母女情深

本报记者 侯爱敏 文 唐 强 图

见到李贵兰老人,刚一坐下,还没等我们开口,老人先反问我们一个问题,她摸着自己的脸说:“为啥我这个年纪了,脸也不枯楚,头发也不白呢?”并指着坐在一旁的女儿说,“你(的脸)没有我的展,头发也比我白。”

确实像老人所说,104岁高龄了,脸庞匀展,皮肤光滑,头发灰黑夹杂,并没有全白。因为我们的到来,老人拄着拐杖从卧室走到客厅,步子细碎但稳健。老人的女儿说,母亲饭量可以,中午还吃了两个包子。除了几年前因为肺炎住了次院,平时也几乎不生病,一年也吃不了几片药。遇上感冒时,用老人的话说,“蒙住头,睡一觉,出点儿汗就好了。”除了听力稍微下降外,其他各项指标都没问题。

说起长寿秘诀,老人说,吃饭不挑,好的吃,赖的也吃。一旁的女儿补充道,还有勤快、闲不住,并且坚持锻炼。母亲每天早上起来,压腿、伸胳膊,要锻炼一个多小时。说着,老人当着我们的面,把腿伸到茶几上压起腿来。

因为老人的勤快,母女俩还时不时因为这个“斗嘴”。女儿说,100多岁的人了,还老想帮我收碗、刷碗,不想让她干,跟她说:“你刷的碗我相不中”,老人说:“那我不会操心洗”。老人接着道:“你一个人一趟趟跑,端水、端饭,照顾两个人,自己的闺女,我能不心疼?”老人的女婿身体不好,一百多岁的老人,心疼自己的女儿照顾两人太劳累。母女俩的对话中,满满都是温情。

老人的闲不住,女儿最有感触。老人喜欢做鞋垫卖,刚开始家里人劝她不让她做,“后来想通了,虽然不愁吃喝,但对于老人来说是个寄托。”就这样老人一卖40年。女儿说,“我妈平常根本闲不住,家里的碎东西,她都收拾收拾做成鞋垫了。”

问老人卖鞋垫的钱都干嘛用,她笑着说,给晚辈们发红包。外孙女结婚、生孩子,都给他们发个红包。等到重外孙结婚时,还要给个大红包。言谈中,老人一遍遍提起自己的外孙女和重外孙,细数他们的好。外孙女过一段时间就过来给我洗洗脚、修修脚趾甲、按按摩。重外孙也经常过来,送点好吃的、好喝的。老人对晚辈们的爱溢于言表,重外孙爱出脚汗,老人就总惦记给他多做几双鞋垫,“我一次给他做了6双,好出脚汗,可以换着用。”

李贵兰老人60年代来到郑州,跟着自己的女儿已在郑州生活了50多年,回忆起曾经的艰难岁月,老人感慨:“现在多好,有吃的、有喝的,身体好,我赶上了好时代,党的政策好啊,还想啥哩。”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