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冷吟秋色图(国画) 北山人
食河豚
深山访友
秋雨是追问的种子
雄鹰(国画) 曹东坡
《你的世界总有一个我》 双胞胎兄弟见证彼此青春
滑县走笔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滑县走笔

♣ 王 剑

大运河

是诗经里流淌至今的那条卫河吗?

我仿佛看见,河岸边长满了芦苇。丹顶鹤,在河边悠闲地散步。脚步想怎么慢就怎么慢。水鸟的翅膀,接连划伤几朵浪花。浣衣的女子,布衣素颜。飘动的长发,拂过水气迷蒙的时空,为卫河写下远古的浪漫。

我看见,数不清的商船开过来了,装满隋唐的盐、铁器、布帛、粮食和宋朝的茶叶。划桨的汉子,裸露着脊背,赤红的肌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我看见大王庙的香火,袅袅升腾。李冰、谢绪、黄守才、张居正、朱之锡,端坐在正殿上。他们的窃窃私语,与治水有关。

不远处,粮仓的穹顶插入碧空。一群蚂蚁般蠕动的民夫,正把一袋袋大米,驮进仓廪。滑州,美丽的滑州,就这样,在一次次的航运中,日渐丰盈。

而今,西门城墙还在。码头还在。奔腾的卫河,还在。

只是,已经看不到运河里那些精彩上演的故事了。

一只弃船,孤独地泊在岸边。成了诗人们怀旧的道具。

繁华落尽,一切都归于平淡。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另一种幸福的开始?

我们都是从尘世的喧嚣中,跑到这里的过客。面对生生不息的大运河,我们只想遇见安静,或者悠闲。

道口镇

道口镇,大运河衍生的一块肋骨。

到道口,不需要骑马,只需带上你多情的双眸。

一棵国槐,斜着身子站在路旁,树冠划出五百年的沧桑。一株老藤,攀上了瓦棱,与路过的秋风握手。裤裆巷里踩得发亮的青石板,回响着商铺伙计匆忙的脚步声。

一面街,顺河街,大集街。蛰伏的叫卖声,字正腔圆。套色的木版年画上,灶王爷拈着粘了芝麻糖的胡须。义兴张的门板,刚刚打开。烧鸡的香味,摇摇晃晃。

同和裕银号的货柜里,摆满了糕点。马厩里的两匹大马,咴咴直叫。绸缎庄外出吃早点的王掌柜,正迈着方步走进庭院。

谁家的院门,吱呀一声开了。红衣的女子,倚着门框。刘夫人茶舍红红的灯笼,在风中招摇。谁的一声问候,拂去了我们身上的征尘。

烧饼的甜香,弥漫了小巷。临河的阁楼上,二斤老庙牛肉,就可以消磨掉一段时光。

窗外,运河的桨声,流过石桥,又缓慢地远去。

一切都是那么静美。

像一场偶遇,又像金秋的落叶。

瓦岗寨

打开风,打开时光之门。我们骑马来到瓦岗。

我是滑州的翟让、徐世勣,你是投奔而来的李密、秦琼。英雄起于毫末,英雄不论出处。我们都是江湖中的一条好汉。

筑起“土围子”,就是我们的家。通济渠是我们家的渠,白马渡是我们家的码头,兴洛仓和黎阳仓,囤积的是我们家的粮食。

管他什么张须陀、王世充,统统招待三板斧。

能推翻暴政,就是我们最大的快活。

英雄是什么?

英雄是茂林沙丘中的一束光焰,是隋唐演义里霸气十足的核。

对不起,瓦岗英雄们!我来晚了,晚了整整一千年。我只看到了点将台,大铁斧,石槽,以及水井。

如果你们的灵魂尚未走远,就跟我一起下山吧!

滑州已经脱贫。那里,才是你们最终的家园。

暴方子

九品巡检。连芝麻粒大都没有,你却让它,发出了钻石一样的光。

布衣芒履,访民疾苦。禁烟。治蝗灾。剿水盗。除暴安良,诸弊皆除。购买战马,往返千里,不私一钱。

官当到这个份上,再苛责的人,又能说你什么?

你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些人的卑鄙和龌龊。他们把你摔碎。然而,你从疼痛中爬起来,依然发着光。

80多个村落的8000多户人家,顶风冒雪来看你。送来的柴火,就堆在院子里,堆成一垛旌表墙。一百零四石八斗白米,像一颗颗澄澈的心,透着山民的挽留和拥戴。

你的话不多,都是替老百姓说的。

山民送米图,却为你说了很多温暖的话语。

位卑未敢忘忧国。

暴方子,你的故事,多么明亮和犀利!像子弹一样,直抵我们的内心。

是你,让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

是你,让我们在名利面前,不再迷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