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名流故事
展现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
美文闲读
古人也发年终奖
那些年 全民同做广播操
泰王的葬礼和遗产
刷脸时代 你的“脸”还安全吗
诺言不可轻许
感冒不能“死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那些年 全民同做广播操

贾晓燕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大家来做广播体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到课间或工间,收音机里,机关大院、厂矿企业的大喇叭里,就会响起这种亲切的呼唤。那千百人一同做广播操的盛景,上了岁数的人至今记忆犹新。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的体育事业毫无基础可言。偌大一个北京城,只有一座正规的体育场——1937年修建的先农坛体育场。除此之外,连一个带看台的篮球场都没有。1950年底,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收到一份报告。报告是我国首支体育代表团成员杨烈从苏联考察回来后递交的,她建议新中国学习并效仿当时苏联的“劳卫制”(即“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创编一套全民健身操。由于她这个建议与国家“把发展群众体育运动放在首位”的思路不谋而合,很快便得到了批准。

后来,杨烈求助同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的同事刘以珍。刘以珍曾学过日本体操。早在上大学期间,她就开始做一种“辣椒操”。

所谓“辣椒操”,就是一种从日本引进的、有音乐伴奏的徒手操。1928年,日本颁布了第一套全民健身操,这套操是通过广播电台播放的音乐指挥大家一起做的。因为广播电台覆盖面非常大,所以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收听广播音乐做体操。所以,这种体操也被叫作“广播体操”。随着来华日本人的增多,“广播体操”被带到中国。日语广播的发音,非常类似汉语的“辣椒”,很多中国人便把这种体操称作“辣椒操”。

1951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

一位北京老人回忆:当时政府机关和厂矿企业一般都有工间操,学校有课间操,军队也有出操制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早晨6点半起,一上午就播好几次广播操乐曲。那时候,学校出操率接近100%,厂矿企业也有80%以上的人做操。在工人体育馆和北京体育馆还经常搞广播操比赛,人们做操的积极性非常高。1954年3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建议,政务院通过了《关于在政府机关中开展工间操和其他体育运动的通知》,规定每天上下午各抽出10分钟做广播操,开创了在八小时工作时间内,有组织、有领导地集体进行体育锻炼的先例。

我国自1951年颁布第一套广播体操以来,至今已推出九套,平均五六年推出一套。 摘自《北京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