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学有未来 2017郑州教育年度盘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育高地满生机 (上)
微处入手 开辟育人新天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教育高地满生机 (上)
郑州大学实验小学追风轮滑社。
郑州中学附属小学石楠路校区中华响扇特色课程展示。

本报记者 龙雨晴

高新区丨年度热词:高品质 创新 驱动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创造高品质的教育,是时代交付的使命。”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提升区域层次、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打造高品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社会进步的必要保障。

高新区是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领和示范区,也是全省优质教育资源密集的区域,是全省率先推进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的区域。近年来,高新区从区域教育发展实际出发,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手段,打造适应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高品质创新型教育,走出了一条自我超越之路。

镜头回放

★4月24日,高新区管委会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成功签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实验区在郑州高新区落地。

★5月13日,高新区教体局与陕西师范大学成功签约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11月21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基地正式授牌高新区,11月24日,西南大学教育实习基地正式授牌高新区。

★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岳良受聘郑州中学名誉校长、首席科学家。

★12月14日,郑州高新区辖属的郑州中学、郑州大学实验小学、郑州中学附属小学与香港喜结3对姊妹学校。

数说成绩

★2017年高新区社区教育获得省级荣誉6项、市级荣誉5项。

★郑州中学高中部一本上线率达76%以上,本科上线率100%,学生学业水平增值性评价增长幅度位居省级示范性高中第一;区内公办初中的中招成绩连续12年位居郑州市各区公办初中首位。

★新开工建设育林小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附属学校小学部(原用名水牛张小学)、郁香路小学(郑大实验小学恒大城校区)、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等6所中小学,计划投入资金约8.32635亿元。投入使用育林小学、科学大道第三小学等4所中小学,提供5580个优质学位。

★投入约3000万元,为新建学校配备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教学用计算机、适合学生特点的体育活动场地,为学校特色发展打下基础。

因时而变 更新教育观念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凡事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教育教学事业也要与时俱进。近年来,高新区教育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片区核心区为统揽,以“高品质创新教育”为宗旨,以“创新驱动、内涵发展”为主线,以“理念上有高度、格局上有高位、资源上有高品、实践上有高标”为教育发展定位,全力打造具有高新区区域特质和特色的“高新教育”。

“高新教育”的核心在于高品质和创新。“高品质指的是我们高新区教育理念上要有高度、格局上要有高位、资源成果要有高品、实践样式必须高尚的品质教育;创新是指要把创新作为我们区域教育发展的主要内驱力,通过创新推动教育内涵协调全面发展。”高新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田鸿鹏指出。

紧紧围绕高品质和创新,“高新教育”在顶层设计、发展策略、发展路径、体制机制、发展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教育的蓬勃快速发展。

耶鲁大学曾任校长莱文曾表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和远大的志向”,高新教育正是秉承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努力践行培养“全人”的承诺,以人才发展的战略宏图为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立足学生的成长,努力做到让教育有呼吸,让教学有生活,让知识有情感,让学生有灵魂。高新教育努力将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理性的科学精神、学会自主学习、阳光健康生活、家国责任担当意识、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

基于这样的理念,高新区从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课程样态的多样性着手,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开发学生个性潜能,也为高新教育增添许多亮色。郑州大学实验小学的轮滑队在2016年韩国南原国际轮滑公开赛上摘得一金一银两铜,奖牌诠释着少年们五彩斑斓的梦;高新区外国语小学的创意美工、发明创造、小工程师、3D打印、小机器人、激光艺术等“创客课程”吸引了国际创客团队的来访,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喷薄欲出;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推行的“生长型课程”,培养学生“做一个‘受欢迎有力量’的人”,学生在课程的指引下,成长为发现者、探究者、分享者,在跨学科领域里以人文关怀的方式促进学生快乐、自主的发展……高新区教育的特色课程尊重“人”的身心健康,深受每一位学生的喜爱。

创新驱动,高位均衡,带来的是区域教育的高品质、高质量。高新区正积极探索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探讨教育如何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教育现代化强区典范。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